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492 12
2010-12-25
经济总量不等于财富总量—从GDP和GNP来看中国的崛起


仲大军


根据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3.53万亿元,这一数字大约达到占世界GDP的6%或7%,比改革开放之初上升了5个百分点,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只是一两年的问题。

中国的高速增长,迅速缩小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以中国与美国和日本的比较来看,1978年中国的GDP是2159亿美元,美国的GDP是22959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10.6倍。到了2006年,美国的GDP是132446亿美元,中国是26301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降成了中国的5倍。再来看中日之间的差距,1978年日本的GDP是9713亿美元,我国是2159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4.5倍,但到了2006年,日本的GDP是43675亿美元,我国的是26301亿美元,日本的经济规模降到了中国的1.65倍。看了这些数字,人们都会为中国感到自豪。

即使这样,也距离我们心中的目标相去甚远。乾隆、嘉庆年间,我国的GNP大约占世界的35%。美国今天一个国家的GDP就差不多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目前仅占世界7%的比例,实在与这样一个大国不相称。不过,光看GDP还不行,还要看GNP即国民生产总值的状况,才能真正看出一个国家的国力。GNP的统计方法与GDP不同,它只统计属于本国企业的产出,如果从GNP的角度看,我国或许能看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里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大GDP、小GNP,即国内生产总值很大,国民生产总值较小。这说明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很多,我国到海外的投资很少,我国的很多经济总量是外资贡献的。而发达国家,一般是GDP 小,GNP大。问题就出在这里。

一、高速度,大GDP,小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强调资本在全球间的流动,发达国家的资本大量涌入发展中国家,使发达国家的生产在全球间布局,发达国家的包括海外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大增,但国内生产总值GNP却变化不大。譬如,日本这些年在华投资导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没有什么变化,但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了不少。英国和美国这些发达国家都是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而中国是一个国内生产总值大大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国家。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大增,但国民生产总值变化没有这么快。自从世界银行让全球各国引进了一个GDP的统计方法,GNP基本已经不使用了,并且,搞得中国人今天已经不知道自己的GNP到底是多少了。世界银行用一个GDP的障眼法,把发展中国家都蒙骗了。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经济产出和国民财富的概念,仅统计属于本国企业的经济产出。从一个国家的国民真实所得而言,GNP显然是比GDP更为恰当的衡量指标,因为前者从GDP中剔除了国外要素支付,增加了国外要素收入。对于中国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虽然构成了中国的GDP,却不属于中国的GNP。

30年来,中国的GDP在世界的GDP当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增长了一倍多,而GNP的比例变化不大。尽管从国内的统计看,我国的经济规模早已翻了四五番,但从外部角度看,只翻了一两番。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我想除了汇率因素,再就是当今世界的国际货币体系问题和我国的发展战略的方式方法问题。

有数据说,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我国的GNP越占全球的30%。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GNP降到只占全球GNP的2%(更多的说法是5%,本文暂用我国官方的宣传数字),但到了30年后的2007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仅上升到全球GDP的5%,2009年大约增长到6%的样子。

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角度看,我国所占世界的规模没有多大变化,大约仍然只有3%或4%。这就是说,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40%是外国投资者的,并不属于本国企业的产出。我国目前的GNP大约只有GDP的60-70%。也就是说,以2009年33.5万亿的GDP举例来说,GNP大约只有20多万亿元。

1994年人民币大幅贬值,导致以美元计算的中国GDP规模负增长,这是我国GDP在世界上占比较小的重要原因。大量国民财富在国际贸易交换中廉价流入国外。这是今天我们需要总结的的重要问题。

不管怎样,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978年中国的GDP是2159亿美元,美国的GDP是22959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10.6倍。到了2006年,美国的GDP是132446亿美元,中国是26301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降成了中国的5倍。

1978年日本的GDP是9713亿美元,我国是2159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4.5倍。2006年日本的GDP是43675亿美元,我国的是26301亿美元,日本的经济规模降到了中国的1.65倍。但这些数字也不能说明我国是增长最快的国家。

1978年到2006年的28年里,我国的GDP增长了12倍。而韩国1978年的GDP是501亿美元,2006年变成了8883亿美元,28年里增长了17.7倍。比我国高得多。
发达国家中增长较快的比如瑞士,1970年时瑞士人均GDP为3449美元,而美国的为5067美元,当年美元对瑞士法郎的汇率为1:4.31。但到了2006年,美国人均GDP为44190美元,瑞士人均GDP则增长到51771美元,美元与瑞士法郎的汇率变为1:1.25。

这就是当今由于货币币值变动而导致各国GDP状况。中国经济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高速度,大GDP,小GNP”。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使中国的GDP始终蜷缩在占全球百分之三四的比例,直到近两年才稍高了一点。高速度的经济发展,但GDP的规模并不算大,汇率变动后,甚至还出现了倒退。譬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是这么一种情况。经济成果有很多廉价地外流,这是我国国民财富积累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的人均GDP的状况

2005年我国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刚果、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全球排第110位。
有数据表明1949年以后,我国GDP实质增长率的平均值位于各国前列,但是我国的人均GDP并无多大变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946美元,与世界平均值的5197美元相差甚远。而其他一些国家例如韩国等,即使GDP实质增长率平均值低于中国,但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国。而那些在新中国成立之期在国际中的位置与我国处于同等水平甚至落后于我国的国家,在经过了50年发展以后,也把中国远远抛在后面。

例如,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约为230美元,1993年517美元,2000年946美元,2006年实现了翻三翻,达到2015美元。28年间我国的人均GDP增长了8.8倍。然而1992年到2003年,俄罗斯人均GDP分别为576与2975美元,增长了5.2倍,阿塞拜疆分别为164与880美元,约增长了5.4倍,哈萨克斯坦分别为169与2064美元,增长12倍,土库曼斯坦分别是264与2347美元,增长9.5倍。 以上国家的人均GDP增长速度都大幅度超出经过2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均GDP增长8.8倍这一事实。

按照这种统计,2005年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认为,2002年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韩国。如果以综合年代差来表示,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二十几个发达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50至100年左右。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则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约100年,与德国等7个国家约为80年,与日本等6个国家约为50年,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约为30年。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中国既是一个总量在不断增大的国家,又是一个内部收入差距相当大的国家。从总量上看,再有几年,就可以超过日本,追上美国,但在人均国民财富方面,仍然属于世界上的穷国。

这么多年里,我国不遗余力地追求GDP,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规模在世界总体规模中占比例并不高,和我国实体经济的数字出入相差很大,譬如目前我国在钢铁、煤炭、电力、水泥等领域都是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国家,但以汇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我国放低国内资源要素价格导致的。

中国的发展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出当今国际环境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多么苛刻!这么多年里,中国的确是加入了国际社会,但身份就象一个进城的农民,发达国家对这样一个新进入者决不可能放弃大肆掠夺的机会。而掠夺的手段,就是压低中国的经济资源要素价格,廉价从中国大肆购买和投资。我国没有及时调整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创汇政策”,致使各地**和企业为了所谓的“创汇”,拼命压低商品价格,有时甚至亏本出口来赚取外汇。但等到西方国家印了一大堆票子给中国后,中国才发现上了人家的当。今天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多到两万五千亿美元了,多得已经没地方放了,只好廉价购买美国国债,替外人服务,并且随时准备迎接美元贬值的危险。这就是我国为创汇战略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注意货币和汇率问题,在汇率问题上、在国内劳动力价格问题方面没有把握好。三十年里,我国一边遭受发达国家掠夺性的交易,一边对本国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着破坏性的开发。代价的确很大。发展到头来,仍然免不了穷国和被人利用的特点。这就需要中国深刻考虑自己的发展模式。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金融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历史阶段,美国依仗世界货币的优势,玩弄印钞游戏,可以轻易地掠取发展中国家经济成果。发达国家把破坏环境的工业生产制造大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中国的经济高增长,更多地是发达国家工业转移的结果。但是,中国在这场交换过程中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中国如果不摆脱过度外部依赖的思维方式,不摆脱当今国际货币体制强加在身上的阴影,中国的发展永无出头之日。

三、两种投资形式的比较

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区别即GNP和GDP之差。发达国家在海外都有大量的投资,所以这些国家的海外产出都很大,国民生产总值GNP都要大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就需要对当前世界各国投资形式和创富创造形式有进一步的了解。

到2009年底,我国海外直接投资也就是非金融投资大约已经达到2300亿美元,加上各种金融债券投资,我国在海外的总投资大约已经达到2万亿美元。这个数目大大高于改革三十年来我国吸引的大约8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即使算上外国对外国金融类的投资,如证券,外资对我国的投资总额也小于我国对海外的投资规模。所以这些年来,我国实际上已是资本输出大国。

不过,我国海外投资和外国在华投资在效益上大不一样,外国在华投资拿走的利润大大高于我国海外投资的效益。这是因为我国海外投资与外国在华投资的形式有很大不同。外国对华投资是直接投资大于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大于债券投资。我国是证券投资大大高于实业投资,**投资大大高于企业投资。西方国家对这种**投资起了一个新名称,叫国家主权投资。譬如,我国光是在美国一个市场,就投入了大约1.5万亿美元的债券投资,而实业投资不过是几百亿美元。数量根本不可比。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西方国家的在华投资目前已到了摘果子的时候,每年从中国拿走的投资利润数量相当可观。在金融危机后的西方市场一片冷清低迷的时候,西方企业却从中国大赚特赚。譬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在国内已经破产,但在中国的投资公司效益却出奇得好。只可惜这个数字有关统计部门从来没有统计,也没有公布。我估计外资每年从中国拿走的利润数额在2000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大约1.4万亿元。有数据统计表明,这些年里,外资投资在我国投资的回报率平均为24%。而我国在海外的投资,债券的利率超不过5%,企业的投资不仅难以获得回报,有时还有着大量亏损。前几年有TCL投资法国汤姆森损失惨重,近年有联想集团投资美国的IBM,也是多年亏损。这种状况令人遗憾。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5 18:51:02
西方国家在中国很少有证券投资。外国在中国的股票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加起来也不过区区几百亿美元,但对中国企业产权的投资却达到八九千亿美元。我国有一大批企业产权落入外资之手,甚至整个行业的产权都掌握在外资手中,如汽车行业。外国投资在中国的投资产出约占我国GDP的四分之一,占我国对外出口额的大约50%。
这样比较下来之后,我们便可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富裕的秘密,即多年的海外投资和开拓(在以前甚至包括侵略和掠夺)。没有海外财富的滚滚涌入,欧洲这些老牌殖民地国家根本不能达到今天的这种富裕。

反观我国,海外贸易仅仅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对外投资仅仅是21世纪开始之后的动作。并且,中国的外汇储备近来又面临着大幅缩水的危险。半年来的欧元贬值,已经使我国的外汇储备缩水了大约1000亿美元。美元如果下一步也跟着贬值,那么中国多年来积攒的外汇财富便面临着灭顶之灾。所以,中国要彻底改变命运,必须坚决摈弃长期执行的创汇政策,纠正不惜血本地追求外贸出口的错误,纠正自损长城的低汇率政策,注意保护国内市场,加紧对外开拓,尽量多地利用海外资源。但目前的情形是,海外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施的后果也不尽理想。

我国的海外投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时每年的海外投资不过几亿或十几亿美元计算,到2002年也仅有27亿美元。自那以后,海外投资数量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年均增速66%,2008年一年我国对外投资达到了560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雇用的外方员工约有46万人。截至2007年,中国近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地区)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179.1亿美元。2008年底,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已达1840亿美元。2009年,这个数字估计可达2300亿美元。
以上数据表明,经济总量不等于财富总量,仅仅看GDP并看不出这个国家和人民的财富总量。西方那些老牌的资本输出国家,本国的GDP很小,但遍布海外的财富量很多。而像中国这样经济总量看来较大的国家,这个国家和人民的财富总量不一定大,因为大多数资产和投资是外国人的。目前,这样一种经济格局,已经决定了中国人的富裕程度以及廉价为外人打工的命运。不过可喜的是,中国终于开始转变自己的发展模式。

1968年美国总统肯尼迪第一天发表总统竞选演说时就曾说过:“空气污染、香烟广告和救援车辆都纳入了GNP。GNP的计算甚至包括监狱和门锁,汽油弹、核弹头和警察平定城市暴乱的装甲车,以及砍伐红杉林木、破坏自然景观的开发项目等等。但是,GNP的计算没有包括儿童的健康﹑教育及娱乐,也没有考虑生活是否美满﹑婚姻是否牢靠以及**官员是否清正廉洁。GNP无法衡量我们的趣味和勇气,也无法衡量我们的智慧和学识,更无法衡量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总之,GNP可以衡量许多东西,但是惟独无法衡量美好的东西。”

我想用这句话来提醒大家对GDP的盲目追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5 19:05:12
GDP和GNP  代表着生产总量和收入总量。

分析的道理没错,就是不能表述为财富总量。如果真的可以核算财富总量的话,可能财富的积累比GDP的增长慢得多,如果不考虑房产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我们国家真正的财富积累和经济总量不相称,比如,我们往往几年前建起了立交桥,算了一次GDP,几年后又拆掉了,又算了一次GDP,但这一项资产存量为0。再加上生产过程对资源、环境的消耗,甚至是浪费,所以财富的增速应该大大低于GDP。真的需要知道我们的家底到底有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5 21:31:02
基础设施只是国民财富很小的部分 大部分是知识财富和组织结构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6 11:02:27
“去年我花2元钱吃4个苹果,现在花4元钱吃2个苹果,生活质量下降了1倍,GDP却增长了1倍。”,这就是CPI、GDP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真实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3:25:37
为什么我们的GDP增长很快,但是国民生活质量越来越下降。官员都争着把子女送往国外。挖我们的资源,破坏我们的环境,最后,图利的是外国人。我们到底在干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