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89 6
2010-12-25
,先说一下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乞丐可以行遍全球,并能调动人们的同情心,即使每次只有一毛的报酬,那么这个乞丐最终也是百万富翁.而施舍的人的经济效用却没有丝毫的减少,事实是,施舍的人总体效用却因为施舍乞丐提高了. 行走之间,世界上又多了个百万富翁.如果更多的人们选择乞丐作为职业,(前提是这个"市场"没有饱和以至于人们会对此反感而停止施舍)那么会出现更多的百万富翁。这种财富创造的源泉在哪?这其中不只是川汇成海的效果,因为这种总量是在变大的,在不经意之间,人类的财富已经增加了,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用。这种财富是人类社会整体的想象为基础的,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类有主观意识的特征。在一定的存量上,通过对流量的分配,转移,人类能够“想象”出新的财富。这也就是所谓的乞丐效应的本质。问题来了:现实中有多少人愿意牺牲成为乞丐为人类财富创造作出贡献,恐怕没有多少,乞丐的低地位必然决定这是个垄断市场。我们现实一点:在正常(得体)的社会中,有类似于乞丐这样的职业吗?这里没有任何贬义。目的只是为了分析:答案是太多了,除了能源与农业等人类基本生存息息相关的产业之外,人类社会发展衍生出来的产业基本大大小小都带有乞丐效应:在总量暂时不变的情况下积累财富,使社会效用增加,(这种增加是不是有益于未来的总量增长又是一个问题,这里暂时不说),马克思的生产流通消费链很创造性的显示了这种关系,这其中,流通,也就是上文提出的流量的分配,转移,流动,是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源泉,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有需求支撑,其吸取创造财富的空间很大,直到泡沫破灭,一切回归从前。这里的关键是:人类的主观需求不断地使自己财富减少转移到他人的同时,社会效用却因为他人的效用增加而增加,自己本身可能又因为预期的效果反而增加了.泡沫的本质是心理,经济学这么多世纪的研究就是如何通过社会机制管理这心理(数学证明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现在来看看主题吧:在这些衍生产业中,哪个的乞丐效应更大?如果你对经济学有所了解,一个行业会因为一种中介的作用将会脱颖而出,这个行业就是金融,中介就是利率。你可能会反驳:利率难道没有空间限制吗?他必须跟随实体收益的大小而变化。You are missing the point. 利率能够作为最大的杠杆的原因是它包含了实体经济,他是实体经济的分配机制,可以说信贷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新发现,他调节的实体经济,并作为人类经济社会的载体,是货币的货币。并且随着金融一体化和深化的不断发展,其杠杆作用只会不断增大。
  做个乞丐,或者加入金融行业。这是你们的选择;
(仅供娱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6 13:43:10
题设仅仅是从收益这个角度,或者从钱这个角度来取舍职业。但不要忘了,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西方经济学最大假设是经济人,理性人假设,说白了也就是自私自利,行为完全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并美其名曰理性,将其合理化。

但是真正身体力行这种完全“理性”的中国人,经历了所谓的“没有地狱的圣经”,也就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苏丹红,地沟油,避孕黄鳝,三聚氰胺(实际上是尿素,网上有分析),新四大发明。不止于此。
进一步,这种理性,实际上是“兽”性,或者是人类的动物本能,求生的本能在市场经济这个森林里面淋漓的体现,弱肉强食是这个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真实写照。在适者生存的法则下,优胜者可以说当之无愧傲视群狼的百兽之王。。。。但别忘了,再凶猛的动物,最后都会被人征服。

西方市场经济年龄比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要老的多,然而新四大发明还是中国专利。我们可以认为主流宗教提倡的“人性”与经济人的“理性”相中和的作用不可忽视。

这种综合方法不一定是最佳选择,但一定是有效的。

我认为还应该有另一个假设来综合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就是

人愿意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或在自己能承受的有限范围内,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比如说公交车上让座,给乞丐钱。
但这个方面缺乏研究。
人的这种“人性”需要适当的政策设置来激励,就像市场经济充分激励了人的“兽性”一样。

将经济学用来算成本收益,算自己的机会成本哪个赚钱更多,我觉得应该是经济,而不是经济学。即使打洋工拿高薪也应归于高级农民工,都是为了生计奔波的小农经济范畴。和咱老祖宗用指南针看风水,用炸药做烟花没什么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6 15:56:46
2# kevexp 其实也不是为了研究什么经济现象,这文章远没有那深度,用意只是从经济学的数学严谨中暂时的超脱出来,从外面看看社会与经济学。不过要将所谓的精神追求在函数中体现很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6 19:17:12
也并不是要追求什么

乞丐和金融家的比喻就像鸡和鹰,鹰可能比鸡飞的低,但鸡永远没有飞到鹰高度的可能。
鹰飞高了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既然选择做鹰,就应该承担该承担的。

如果我上面说的那些,民族的鹰不承担,能指望民族的鸡承担么

穷怕了的一代中国鹰很多被鸡化,变成理性的“经济人”,当自己利润最大化时就移民国外。
更好笑的是,这种模式得到的不是谴责而是更多的艳羡。

理想这个东西说起来挺虚的。
对于李刚他儿子,三聚氰胺奶,每个人指责过这个社会的雏鹰,有没有想过改变的可能
我觉得只要大家有这个想法,社会就有希望变好。

毕竟现在比起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国要好很多。


经济学和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用好这个工具实现理想是有可能的-----几个对冲基金可以席卷东南亚,威力可见一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9 22:49:01
经济是有弹性的,看你能不能掌握脉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09:10:28
乞丐走遍全球的成本是多少呢,能否平衡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