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谈中国数学落后原因:30年来无建树
楼主
真实世界
16818
139
收藏
2010-12-28
[size=140%]第五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17日在北京开幕。大会主席、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数学与世界高水平有较大差距,原因就是30多年来中国数学界很少涉及数论、几何等数学新领域。[size=140%]
丘成桐是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曾获得世界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他对记者说:“30多年来,中国数学界在数论、几何等数学新领域很少涉及,这与老师的关系很大,因为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学生,而中国研究数学的老师大都很安分,不愿研究新的东西,而且许多人做研究不是为名就是为利。”
丘成桐认为,要缩小这种差距,不是一两年就能够做到的,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学校减少干预,不要外行领导内行。
现为哈佛大学教授的丘成桐接触过许多到美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他认为,与欧美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也有差距,他们基础打得不好,但悟性很好。
丘成桐从2009年起担任清华学堂数学班首席教授和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他说:“要提高中国的数学水平,既要有好的学生,也要有好的老师。”历经艰辛成为国际著名数学家的丘成桐语重心长地说:“要做到世界顶级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用功,要长期坚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soporaeternus
2010-12-28 12:09:11
《伤心者》中有一个红花和绿叶乃至根的比喻,或许很煽情
但是我想这个是真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jiao_taishan
2010-12-28 12:09:48
对中国无语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mingjingfeitai
2010-12-28 12:12: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真龙121
2010-12-28 12:14:58
搞数学还有功名在哪里?实在不懂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mengchuanjin
2010-12-28 12:24:35
世界的未来不属于中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jamiec
2010-12-28 12:42:23
奈何社会太浮华,专心做学问的知识分子的日子不好过……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mingjingfeitai
2010-12-28 12:54: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persempre
2010-12-28 22:18:26
谁来给长期坚持、耐住寂寞买单?
如果一项成果要寂寞地坚持研究10年,谁给这个人发工资、买房子。
这个钱如果由学校出,万一成果失败了,谁来为这笔钱负责。
就算成果成功了,谁能核算投入产出比为正还是为负。
这个钱如果由研究者本人出,设身处地想想,你们谁凭自己能出得起。
科学研究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无疾而终,先行者投入的青春和金钱,谁来买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sjnihaoma
2010-12-28 22:43:50
9#
persempre
如果你在美国,你做个10年的研究,是谁给你发工资?是谁为失败了的10年的青春买单?是谁养你?为什么在中国就不可以?我想国家有责任,做研究的学者自己也有责任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wufei2134
2010-12-28 23:04:05
一针见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jnueducn
2010-12-29 00:02:28
笨蛋,人家美国有终身教授知道不?尤其是数学,理论物理,理论化学,以及很多偏门的学科,那都是国家养着那些教授。基础学科非常重要,但是没有立竿见影的经济产出,所以西方国家才有终身教授一说。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tsipporah0426
2010-12-29 00:22:04
成本太高,建设和精神发展不匹配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太乙居士
2010-12-29 01:27:34
制度是重要的,依靠个人自律永远只是空中楼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zdf20022002
2010-12-29 01:42:56
呵呵,很好,不能急功近利!可作为一个人,总得活吧?有什么作为生活的保障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nod36
2010-12-29 01:48:03
丘成桐是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mash86
2010-12-29 02:55:30
任重而道远,讲的中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abc7759abc
2010-12-29 07:19:15
数学哪来的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cfowuyc
2010-12-29 07:39:20
人心都变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huayue2010
2010-12-29 07:39:24
发展数学,我估计在“八十”五计划的时候可以列入国家正式发展规划,现在先想想怎么收拾中国这个烂摊子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yuhuachen
2010-12-29 07:49:52
要是能解决俺的生存问题我也愿意去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b14159
2010-12-29 07:59:08
丘貌似也不甘寂寞的吧?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现在成长起来的学者,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包装自己没有错,迷失了自己就没办法了,当然了,或许这本就是他们想要的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sqy
2010-12-29 08:17:46
这些装门面的东西不研究也罢。邱这样攻击国内的学者是很不地道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qm_saint
2010-12-29 08:27:17
是否需要?或者没到需要的时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yongganglia
2010-12-29 08:35:18
国情不一样,很多人都很急功近利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真实世界
2010-12-29 08:42:53
1968年,中国形式逻辑研究会理事、北京开关厂工程师林邦谨创立了一门新的逻辑学说 —— 制约逻辑,向前两座丰碑提出了挑战。1978年,在我国逻辑学界元老沈有鼎教授的举荐下,经华裔美籍逻辑学家王浩教授推荐,林邦谨在美国数学会刊物《文摘》上发表论文《制约逻辑简介》。1985年12月,林邦谨的专著《制约逻辑》在国内正式出版。制约逻辑独树一帜,震动了逻辑学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制约逻辑是传统的形式逻辑与正统数理逻辑(现代逻辑)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运用现代逻辑提供的严格精密的数学方法,去构造一个能确切地体现传统形式逻辑的深刻正确的主导思想的非正统的逻辑制约系统。林邦谨认为,传统形式逻辑密切结合人类普通思维和自然语言实际,把从已知进入未知的推理格式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坚持贯彻不许循环论证,这是它的深刻而正确的主导思想。但它对一些极简单的推理却不能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演算技术也十分简陋、陈旧,远不能满足现代的需要。正统数理逻辑系统地采用了现代数学方法,论证严谨,演算精密,但它却舍弃了推理格式中起决定作用的非数学的逻辑含义这一精髓,将其处理成真值函数、个体 — 真值函数关系,因而远离了传统形式逻辑的主导思想。林邦谨大胆地综合融汇了上述两种逻辑的优点而摈弃二者之缺陷,创造出自外于传统两家的新逻辑体系 ——制约逻辑学说,即继承形式逻辑的正确主导思想和有效的推理格式,并采用数理逻辑所提供的数学方法来处理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逻辑问题。它是久盛不衰的传统形式逻辑的现代发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真实世界
2010-12-29 08:43:45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陈景润在高中时代,就听老师极富哲理地讲: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迪之言,成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陈景润在夜以继日的研究数学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在数学领域里艰苦卓绝地跋涉。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同时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对陈景润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也纷纷发表文章,赞扬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个成果”。
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1978年和1982年,陈景润两次受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的最高规格的邀请
此外,陈景润还在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尖端技术和人类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科学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陈景润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他毫不自满,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真实世界
2010-12-29 08:44:36
华罗庚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 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1963年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他为培养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从出题、监考、阅卷,都亲自参加,并多次到外地去推广这一活动。他还写了一系列数学通俗读物,在青少年中影响极大。他主张在科学研究中要培养学术空气,开展学术讨论。他发起创建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我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1958年,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应用数学系主任。在继续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他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yuyang_123
2010-12-29 08:44:51
22,23楼有些不地道了。丘成桐不是在为一个人说话,是在为学术说话,是在为真正的学者说话,是在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说话啊!耐不住寂寞的人,能获得菲尔兹奖?基础研究不是装门面,之所以基础,正是因为其应用的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haffer
2010-12-29 08:47:44
成大事必须耐得住寂寞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丘成桐: 谈数学家的志气与操守
数学家荣登全美最佳职业榜首
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将到清华全职任教
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将到清华全职任教
数学家丘成桐称高校校长请客费可培养千名教授
数学家丘成桐称高校校长请客费可培养千名教授
数学家丘成桐关于做学问的至理名言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希望招收优秀武大学子
转帖: 中英数学家联手 成功破解丘成桐猜想
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没有感情是做不好学问的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休闲灌水
SPSS论坛
R语言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热门文章
2026“课题申报”抢跑号角的已吹响!国社科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CDA 数据分析师:特征处理核心指南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量子深潜-计算篇:从比特 ...
中国财经文本语料数据
您提出了一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概念— ...
您提出了一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概念— ...
2025年10月23日黄金行情分析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2000-2024年)
签个到
推荐文章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在偷偷上的智能体课,到底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