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大学新闻网
“我的荣耀已足够多了,现在只在乎如何培养更多的数学家。”12月5日,著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在武汉大学表示,希望招收优秀武大学子至麾下悉心培养。
这位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得主,克拉福德奖得主,获有数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沃尔夫数学奖的著名学者,此行来武大,最大的心愿就是“揽才”。
丘成桐的好友、武大杰出校友陈东升不仅促成其来到武汉大学,更承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被丘成桐院士相中者,学习费用包在我身上。”
校党委书记李健接待了丘成桐、陈东升一行,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李健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校史,重点介绍了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知名学者、学科特色及代表性研究成果,希望丘成桐能经常来校与师生交流,关心和帮助武大数学取得进步。

由学生社团校史研究会会长谭真真担任导游,丘成桐、陈东升一行参观了樱顶老图书馆。登临馆顶,视界开阔,校园风光尽收眼底,不远处的珞珈山层林尽染,格外秀丽。
“这里能看到你当年刻字的那块石头吗?”1983年,陈东升在毕业前夕,在珞珈山一块石头上刻下“始”字,寓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丘成桐显然对这段典故印象深刻,颇有兴致地问道。
“你看,那根高耸的电线杆旁,偎依着我的石头。”陈东升兴奋地说。
当天,丘成桐被授予武大名誉教授称号。校长李晓红为丘成桐颁发证书,学生代表为其献花并佩戴校徽。副校长蒋昌忠主持仪式。

“只要有机会,我很愿意帮助武汉大学。”丘成桐表示,很期望培养武大学子,希望在校数学学子学好基础知识,争取考入哈佛大学成为他的学生。

在随后举行的师生座谈会上,丘成桐介绍了自己在本科生培养、人才引进、科研方法等方面的经验。他说,必须加强本科生培养力度,为优秀学生创造学习条件,使其免受家庭经济困扰;教授要加强和本科生沟通交流,至少保证一周四次;对学者来说,最大的引诱不是金钱,而是学问,学院要营造以科研为主、以学生为主的氛围;只要学者研究做得好,就值得想方设法引进来;所有重要的学问,都是在反复思考和交流中产生的,闭门造车不可能诞生大学问。
“我经常会蹦出一些新想法,却几个月都想不出结论。”“做科研时困惑很多,不知从何处下手。”……学生们纷纷道出自己的科研心得。
“不要思考几个月就放弃,要坚持边翻文献边思考,也许某一天就豁然开朗了。我的许多成果,都是思考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结果。”“老师要重视定期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科研方法。”丘成桐跟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方法,并坦言,顶尖数学家里,真正的天才很少,最重要的是勤奋和对数学的兴趣。
下午,在樱顶老图书馆,丘成桐做客珞珈讲坛第三十九讲,作题为《弦论和宇宙隐维的几何》的报告,并与师生热烈互动。蒋昌忠为其颁发珞珈讲坛纪念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