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1930 7
2010-12-30

=====回眸=====

  规划不怕多
  “从目前出台的规划来看,各区域还是比较均衡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汝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东部沿海在客观上有优势,机会也多。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各区域协同并进,国家对中西部重点扶持,对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加大了支持力度。
  而对于区域规划是否过于泛滥的问题,郁鸿胜表示,重点地区都该有。与其没有方向性地盲目发展,还不如国家从全国一盘棋角度来考量,出台规划引导,促成更准确的发展。
  高汝熹则指出,规划当然并不是越多越好,不能仅仅为了讨政策、讨资金而匆匆上报,地方要准确定位,国家要重点规划,区域政策的“泛化”将导致重点的不突出。
  增速不嫌慢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
  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全面加速,均超过东部地区的增长水平。
  2009年持续这一态势,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比分别增长12.6%、13.4%和11.6%,比东部地区分别高出1.9、2.7和0.9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增速均超过东部地区,预计全年仍继续快于东部地区。
  高汝熹认为,西部地区的增长是国家投资拉动的。事实上,在投资不多的情况下,东部地区的增速并不慢。东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和调整结构来实现。“如果未来投资仍偏向西部,那么,增速还是会延续。但是过度的投资,也是有风险的,单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是不太可持续的。重量更需重质。”空心不担心
  东部沿海地区被视为“世界制造基地”,但是目前产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处于产品价值链的底端,研发、品牌等环节薄弱,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中西部地区拥有成本低、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等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
  值得一提的是,区域发展规划也为传统产业的转移提供了通道,从而推动产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合理布局。在徐长乐看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和调整空间结构正是区域经济2010年的又一大亮点。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是否出现产业“空心化”情况,郁鸿胜认为,“不必担心”制造业转走,东部沿海的制造业虽然空了,但最终适合发展的产业会被慢慢培育出来,有关低碳、绿色、环保、民生等的产业将会留下。
  轨道不愁建
  2010年是高铁建设年。2010年7月,沪宁高铁开通;2010年10月,沪杭高铁开通;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创造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试运行跑出惊人的486.1公里/小时,中国高铁站上了一个新的阶梯。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这一年,城际轨交也有所突破。10月26日,全国首条跨省市轨道交通——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昆山花桥延伸段工程奠基。分析人士指出,上海轨交11号线延伸昆山,打破了苏沪两地间的行政区划限制,未来跨行政区轨交的“冰山”将继续融化。
  “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改变了区域格局、经济格局,同城化效应显现,加速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流动,活跃经济发展。”郁鸿胜说,“ 如果说飞机将中国与世界接轨,带动全球一体化,那么,高铁等轨交架起了区域合作的桥梁,加速区域一体化。”

=====前瞻=====

  细规划补缺
  “目前大区域布局基本完毕。”徐长乐指出,明年,地方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会越来越少,明年全国两会前,“该获批的也会获批了,中原城市群规划、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年底或明年年初有望出台”。此外,据悉,成渝经济区域规划正待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
  在徐长乐看来,成渝都市圈规划不是一定获批,毕竟重庆和成都各自都已经有了国家级规划。郁鸿胜则表示,未来还会有区域规划出台,会集中在大区域的重点地区。以长三角为例,上海有“两个中心”规划,江苏有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而浙江没有相应的具体规划,应该会有指导意见或规划出台。
  此外,上述专家均认为,出台规划对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具有深远意义。
  小行政突破
  从已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可以看出,国家在跨行政区合作上作出的努力。可喜的是,有不少地方**意识到了区域合作的必要性,有的建立定期协商机制,也有的自主建立利益补偿机制。郁鸿胜指出,区域合作可分为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合作模式。另一种模式是制度合作模式,更有利于解决区域难点。
  “目前出台的规划大多数是促进要素的合作,制度合作的能级非常高,是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制度合作框架,也就是除经济合作外,还有社会、人口管理、环境资源等民生事业合作,比如长三角规划。”郁鸿胜说。
  但可惜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深层问题亟需突破。专家均认为,区域间发展的管理体制、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徐长乐表示,跨行政区发展的广度、深度都在加强,但是制度性安排仍缺乏。“目前还没有区域关系法、区域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政策、法制环境都有待突破”。
  新产业萌芽
  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国经济增长要更依靠内需。”高汝熹表示,经历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使中国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单靠投资拉动并非长久之计。
  郁鸿胜则告诉记者,产业转型可以是二、三产业的融合转型;第二产业自身从传统走向先进、再转型为战略新型产业;第三产业不只做消费、民生服务,也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今年10月10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自此吹响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号角。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的突破。”徐长乐称。
  铁引擎提速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到2020年,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形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
  据了解,“四纵”为哈尔滨经大连、沈阳到北京;北京到上海;杭州经福州、厦门到深圳;北京经武汉到广州四条南北走向线路;“四横”为太原经石家庄与京沪高铁接轨再向东到达胶东半岛;西安到郑州、向东与京沪高铁接轨,向西延伸到兰州;武汉向东连接合肥,在南京与京沪高铁接轨,武汉向西沿长江到重庆、成都;长三角地区从杭州沿浙赣线,经南昌、长沙,继续向西,经贵阳到昆明四条东西走向线路。
  “四纵四横”铁路网贯穿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有分析人士指出,高铁将成为区域经济新引擎。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2012年之前,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将迎来高潮,到2015年,高速铁路的骨干网络基本形成,之后投资将会放缓。
来源于国际金融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30 12:57:13
很好,前瞻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13:14:23
今年规划出台的真多,悲剧,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似乎给人一种感觉,不给你特殊政策,不给你搞特别待遇,你就发展不起来了,真是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13:16:22
图片不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13:17:14
图片不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15:40:33
厉害~~~有空的时候慢慢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