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观上看,中国或者说亚洲一些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等,都是高储蓄率的国家,而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消费率比较高,储蓄少。从宏观经济上看,高储蓄率可以带动高投资,比较适合我国的发展状况,但是实际情况是,储蓄的钱很多并不是用来投资,而是用在了住房和医疗等方面,当然很大一部分是教育,也算是投资了。
我觉得不是中国人爱存钱,而是制度环境决定了需要存钱,可能也不是为了国家投资和建设。当前住房、医疗和教育是老百姓的三个主要消费,特别是教育是家庭存钱的主要方面。另外就是转轨制定带来的不确定性,老百姓的生活面临高风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储蓄是为了规避风险。在制度环境比较稳定的国家,大可不必这样。
不知道各位有什么高见,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