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2544 4
2011-01-01
1、http://www.stats.gov.cn/tjsj/
2、
广东:农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 四大问题尚需完善
广东省统计局 2010-12-30 10:03:2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住房条件的改善事关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各级**和各地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下面就如何巩固这些成绩,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相应的分析。

  一、住房面积增加,质量提高

  (一)农村居民住房面积持续增加。

  2009年末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住房面积达到28.70平方米,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2.1平方米,增长率是7.89%。从区域角度看,与2006年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四大经济区域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增长幅度各异。2009年末,东翼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8.94平方米,增加了2.11平方米,增长12.6个百分点;西翼为31.55平方米,增加了6.77平方米,增长27.3个百分点;山区五市为28.03平方米,增加6.45平方米,增长29.9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深圳除外,下同)为36.50平方米,增加8.01平方米,增长28.1个百分点。广东各地区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山区增长速度最快。

  (二)农村居民住房结构和类型持续优化。

  1、农村居民居住楼房的面积和比例继续提高。图1显示,广东农村居民人均楼房的居住面积从2004年的16.55平方米上升到2009年的21.68平方米,年均增长5.55个百分点;而人均平房的居住面积从2004年的6.93平方米,下降到5.11平方米,年均减少了5.11个百分点,显示了广东农村居民楼房居住面积发展较快。

1:近年来广东农村居民各类型人均生活住房面积

  

22000年以来广东农村居民各住房结构人均生活住房面积

 


  2、农村居民住房中结构和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面积和比例继续上升。图2显示,广东农村居民住房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人均住房面积从2000年的13.03平方米上升到2009年的22.64平方米,增加9.61平方米,增幅高达73.75%;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居民居住砖木结构住房的人均面积从2000年的7.52平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4.8平方米,减小2.72平方米,减幅达36.17%。性能和结构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房屋成为农村居民主要的住房结构,原始的砖木结构住房逐渐被淘汰。

  (三)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住房质量优势明显。

  出于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广东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建设和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的面积达21.55平方米,从占总住房面积的比例上说,为全国之最,达到78.87%。这一定程度说明广东农村居民住房质量在全国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综上所述,广东农村居民住房面积逐年增长,住房环境不断改善;高质量住房比例居全国各省份之冠,尤其珠三角地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尚需完善的地方

  (一)省内农村居民住房的地区差异较大。

  1、农村住房的类型差异较大。珠三角地区人均楼房居住面积最大,达到29.08平方米,占总居住面积的79.66%。其中,佛山、广州、东莞人均楼房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9.79平方米,40.21平方米和53.38平方米,成为农村居民人均楼房居住面积最好的地区。与此相对应的东翼人均楼房面积最小,仅为8.38平方米,占总居住面积的44.22%;其中揭阳市人均楼房居住面积为6.24平方米,全省最小(如图3所示),充分反映了农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同时反映粤东地区人多地少的客观情况。

3:各经济区域各类型住房面积对比



  2、农村住房的结构差异较大。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村,钢筋混凝土住房比例和面积较大,如珠三角地区的东莞和广州,分别为54.91平方米,99.02%39.95平方米,95.11%;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部分农村地区,如东翼和西翼的一些市县,砖木结构住房仍然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和比例,体现了住房质量的好坏与经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二)省际间住房面积差距较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 20:44:10
2009年广东、华东部分省市以及全国的农村居民住房面积绝对量可以看出,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及浙江的一半,离全国水平(33.58平方米/人)也有4.88平方米的差距;从相对量上看,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近年来一直处于全国的19位,这与该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于全国各省第3位左右相差甚远。但从珠三角的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6.5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2.92平方米,其数据可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0位。而东西两翼和山区的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18.94、28.03和31.54平方米,其中西翼和山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家居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居住质量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1、家庭卫生设施配置状况不佳。调查数据显示,全省仍然有11.4%的农户家庭没有厕所,14%左右的农户仍然使用旱厕,74.6%农户使用水冲式厕所。其中,西翼三市的卫生设施配置状况仍然不佳。该地区22.0%的农户还没有厕所,25.4%左右的农户仍然使用旱厕,74.6%农户使用水冲式厕所。



  2、住房生活用水状况有待改进。数据显示,全省生活用水为自来水的比例为64.1%,其他水源的比例为36.9%,使用不安全和不卫生水源的农户占比仍然较大。



  由此可见,全省农村居民家居条件不是特别完善,对于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住房建设比较凌乱、缺乏统一合理规划,尚需改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全省农村居民住房基本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楼房,单栋住房质量较高,但是和居住水平相关的布局不太合理。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住房建设缺乏合理的布局规划。广东属沿海地区,农村地区普遍多山,农村住房一般依托山地地形而建,因缺乏统一规划和正确引导,农村住房建设存在杂乱无章、无序发展的现象。村民建房多从自身角度出发,不考虑配套的道路、给排水等设施建设,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电线乱拉,管道乱铺,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



  第二,住房缺乏必要的功能分区。农民住房布局不尽合理,形式单一,功能落后,浪费严重,是农村建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建房大多数是自建,住宅设计不合理,给采光、通风、排水、储物等留下隐患。同时,有的农户生活用房和生产用房合二为一,卧室里存放粮食、杂物,住宅连着旱厕、简易厕所,畜禽养殖等生产用房现象到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卫生状况和生活质量。



  三、促进住房条件持续改善的建议



  (一)加大合理建房用房的宣传力度。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珠三角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住房面积在全省中最大,但不乏建房和用房不合理现象。这种不合理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和建房资金,又降低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各地**尤其是农村宅基地建设的主管部门,要加大合理建房用房的宣传力度,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村居民的居住质量。



  (二)加快村庄治理和布局规划步伐。



  加快村庄治理,特别是农村建房治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农村住房建设。对于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用地比较紧张,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能够满足家庭人员使用的,要避免建设闲置房;对于农村那些人口较多,住房比较紧张的地区,要合理引导住房建设,避免浪费。另一方面加强农村自建住房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农民自行新建住房,要从符合镇、村规划出发,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确保质量达到要求的同时,还要使房屋布局科学合理,户型方便适用,基本功能完善,地域特色突出和外观格调美观协调,要和整个村、小区的规划相一致。



  (三)继续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与环境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住房建设和生活消费理念。在农村住房问题上,应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功能配套的新型农村。近几年,农村交通条件和农村电网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应加大对农村改水、改厕和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将通水、普及卫生厕所、倡导使用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居住环境、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重点,改变农村面貌,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 01:17:39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53:38
其实国家部委一些网站的数据还是比较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9 19:10:03
这里的数据是不是有点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