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335 2
2011-01-02
当前,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实际上,流动性过剩这个词并不准确。过剩是个量的概念,而流动性过剩却在表达一种状态。笔者倾向于认为这种状态用“流动性过高”表达比较合适。
  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现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
  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经济分析中,上面定义当中的基准商品仅仅被当作货币,因为货币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
  对通胀的定义也有多种,但通胀的基本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流通中的货币出现膨胀状态,即货币贬值。第二,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地、持续地上涨。注意普遍和持续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把通货膨胀和其他的物价上涨现象区分开来。Inflation除了通货膨胀的意思之外,还有信用膨胀、物价暴涨的含义,从这些字意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货币过多和信用膨胀,物价持续普遍上涨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
  那么,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预期货币存量均衡水平实际对应着合意的物价水平。当我们说流动性过剩,即货币超发时,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变化,此时,物价没有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过合意水平,物价水平有可能普遍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 如果中央银行此时能够控制货币发行并使实际货币存量回归到预期的均衡水平,那么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反之,物价水平就可能出现普遍、持续上涨。
  这里,又不得不涉及货币的本质、货币如何超发以及从货币超发到物价普遍上涨之间的传递机制问题。在马歇尔那里,“货币”一词有较大的伸缩性,如果没有相反的意义,“货币”可以看成是“通货”的同义语。在金融市场上,“货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都等于贴现率或短期贷款所收的利率。在托马斯·梅耶那里,足值的商品货币指的是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交换中介的价值完全相等的货币。如果货币作为商品自身的价值不能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完全相等,且不能用以(直接)兑换商品,就称为信用货币。
  笔者认为,货币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代替社会发行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信用货币表明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而流通纸币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债券。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货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表明,持有货币的债权人希望尽快把货币与其他商品交换,实现自己的债权。由于所有的债权人都希望用货币换回其他商品,货币就出现了贬值的压力。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货币贬值压力越大。这时,如果货币持有人手中的债券无法得到等值的偿还,就会发生抢购风潮,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 20:29:39
是的。通胀问题任何时候其实都是一个货币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7:55:53
sd6629398 发表于 2011-1-2 20:05 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现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
个人以为,“流动性”可以特指一种东西(资产、商品、……)与现金交易的“难易程度”——从而,现金具有法定的最高的流动性。这里,“流动性”是一种物品的属性。

不过,“难易程度”的定义实在是很麻烦的事。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入“速度”来定义“难度”,但是,“速度”的定义依然是麻烦的事。

一个物品的货币价格上涨(另一个角度,成交量提高了),其流动性是否就增强(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