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11-1-4 13:12:01
不是说人的出现是一个目的吗,经历那么长的岁月人类出现了,就是一个目的,但是对于个体活着就是为了找到活着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14:20
人都可能会死,但具体在哪天却不知道?当自己出生时,就是自身第一件最幸运的事情。自那以后幸运及种种新奇的体验就会接踵而至……
人的童年会有很多乐趣,这种乐趣指导老年都会怀念。那时会有很多玩伴,让你其乐无穷……如果够幸运的话,那个玩伴将伴随一生,成为伙伴、朋友、知音。
人的青春是继童年的新阶段,那时的人们多生叛逆,富有冒险精神,渴望自由,是人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最佳阶段。可以一起疯狂,一起呐喊,一起憨笑,一起惆怅。在以后看来,那将是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
人每天都会不同,都有不同的体验,都会有不一样的所得。只要积极面对人生,每天就是一个新的自己。

或许会想到生病时的疼痛,困惑时的无助,生离死别的遗憾、悲怆与不舍。别怕,这是人生的一部分,在其中同样可以感受亲情、感受温馨与温暖,感受那可以让自己成长的冷眼旁观、漠视与遗弃、嫉妒、憎恨……

每一天的自己不一样,每个人与其他人也不一样。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有了你世界多了一份精彩,父母的每天多了一丝牵挂,朋友多了一份寄托,恋人多了一份缠绵,妻子多了一份爱恋,儿女多了一份期盼……所有的人都会因你而多了一份温暖……

准备好生活,精彩每一天。你只是在丰富多彩的人生面前,多了一份犹豫。不用怀疑,踏上自己的征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16:44
活着的实在就是真切感受每一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21:30
很有意思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一系列所谓教育性故事之一:

一位母亲让她的孩子刷鞋子,孩子说,一会儿出去鞋就又脏了,为什么要刷?母亲没有说话。过了一阵,孩子饿了,问母亲要饭吃。母亲答曰,一会就又饿了,为什么要吃?孩子顿时羞愧,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对这个故事,小时候的我很自然地认为母亲的做法是完全正确。小时候的逻辑为:因为相比较来看,如果因为刷完还会脏就不刷鞋可以成立,那么因为吃完还会饿就不吃饭同样成立。但是饭是一定要吃的,不吃会饿死,所以后者不成立。所以,前者也一样不成立。鞋是要刷的,不刷不一定吃不上饭,但一定不是好孩子。

但是长大后就多了一些想法。其中一点是:这样的比较是否可以成立不说,单说如果小时候的结论是正确的,即鞋是要刷的,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这背后到底具体来说是个什么理儿,其实故事本身根本既没有说明也没法明白看出。我感觉这个故事就是一种类似心理暗示的玩意儿,让小孩子不由自主地通过比较来接受一些东西,并且自以为似乎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可是,事实上,这个道理究竟是什么,恐怕谁也说不明白,小孩子本身更是如此。

然后,回正题,感觉LZ遇到的情况跟这个故事差不多。我们只是接受了人需要活着这么一点东西,但这背后究竟具体来说是个什么理儿,恐怕没多少人知道,也没多少人说的清楚。当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说清楚道理的,也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说清楚道理的——这个,大概经过多年社会生活经历的成年人都会这么想,或许就是所谓的生活阅历之类的?但是孩子们可不一样,他们对于一些大人们认为理所当然、没必要说清楚、或者其实是说不清楚的事情,一定要刨根问底,因为他们总觉得什么事都应该有个道理才对。然后多数情况下大人们就会在予以“孩子气”之类的评价后,随便敷衍了事,或者再也不予理会了。大人们的这种做法应如何评价?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楚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具体到该如何回答呢?一个自然的思路是套用前面我小时候的逻辑:饭是一定要吃的,不吃饭会饿死——人是一定要活着的,不活着会……额,遇到点小难题了,会怎么样呢?严格来讲,其实还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不活着地球就不转了吗?起码也许极端环保主义者看来,没有人类地球会更好。只能从人不活着,什么会受到影响来考虑。那么大概可以这么说:人是一定要说着的,不活着你的父母、亲人、朋友会怎么怎么怎么……。于是,天然地,我们就陷入了为别人而活着,不是为自己而活着的套圈里(注意,不是圈套),虽然这似乎是人类社会产生、存续和发展的前提……

所以,如果是我来回答,我会希望跳出这个套圈,从而这么回答:人之所以要活着,不是因为什么原因,更不是为了什么人而活,甚至不是为你自己、为成为你自己而活。孩子,你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吗?你想要去做什么事情吗?……,好吧,我告诉你,你想要的这些东西,你想要做这些事,只有活着,才能得到、才能去做。这就是人活着的原因和意义。这与LZ的回答(除佛教外)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当我更加肯定,下了一个结论;LZ似乎不是那么肯定,也没有下结论罢了。PS:如果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够做到万念俱灰,或者无欲无求,那么这个问题对他(她)来说其实就没有意义了——这种情况下其实我是更倾向于使用“它”而不是“他(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29:17
我自己还没有孩子,但是经常和隔壁邻居家孩子玩,小朋友今年4岁,特别喜欢看天线宝宝(成年人估计都看不懂滴),我觉得小朋友还在模仿阶段,看天线宝宝走路摇摇摆摆地,说话老是重复,故事没有剧情的,比较符合小朋友的认知习惯,所以这个阶段,小朋友的问题,都是受外界刺激随机发问滴,没有经过思考滴,所以 对于 生与死的问题,没有必要纠结于解释问题的本身,而是更积极的引导,例如:这个问题问的好,宝宝要多吃饭,长高高,读好书,这样就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33:40
zhangbaizhi 发表于 2011-1-4 09:45
这个问题真的是永恒的话题之一,朦胧的记忆中我似乎也问过这个问题,呵呵。关于人为什么会活着,人死了去哪里,以及灵魂是不是永生的问题,父母不妨将自己的观点摆出来,并启发式的与孩子交换看法,同时结合孩子所见所闻的事实,加以解释。我觉得这事情灌输不得,父母只是个引路人,路要孩子自己去走。
《阿甘正传》里面妈妈对智障小阿甘的一系列教育方式其实蛮我感触的,为了向他解释生命的意义,她总是启发地说,生命如一盒巧克力,吃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口味的。
57楼说的不错,摆出自己的观点,并启发式的和孩子交流,孩子既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心中必有自己的理解。
可以同孩子分析下,活着能干什么、得到什么;死后能留下什么。让孩子自己思考。很多人提到了“不能敷衍孩子”我也赞同这个观点,有些成人认为的小事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35:58
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谁都不会愿意去死,只是我们无法避免死去这一结果。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终点,只是我们活着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体会活着的各种过程,体会生命中的喜怒哀乐,体现活的价值。活,是感悟生命的过程而不是以死为目的的。
只是奇怪,为什么一个五岁多的小孩居然会这么问,居然还提到自杀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36:28
活着就是来寻找生的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3:46:51
心         心         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4:16:23
你回答的不认真
请仔细思考之后回答孩子
这可能与孩子的世界观很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4:22:40
同意10楼的说法,我们是因为这世上还有值得牵挂的东西所以活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4:28:50
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好喝的 你再长大五岁才能吃到 要不要考虑吃到再死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4:35:10
问题是,有灵魂吗?用什么来证明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4:46:58
嘿嘿,很可爱的小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01:21
死亡是完整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而灵魂是真实存在的,主宰人的生命的,灵魂离开躯体人即死亡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02:53
正因为我们终究会死,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15:21
灵魂是人对社会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19:16
孩子的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24:33
身为博士你居然说出这样汗颜的话来,服了,看来真是白读博士了!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解放全人类,实现世界大同,难道这不是我们无产大众的夙愿么?
要么你立即让你儿子马上自杀,要么就把他好好教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过,看来需要教育成人的首先是你这个爸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34:52
告诉他这是迷信,是人们担心死亡,而杜撰出来的另一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48:48
你活着,活得好,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才会更加开心幸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50:57
lz以大人的观点和一个五岁小孩说人生,本来就已经有点牵强了
不如就拿他(她)身边的人、事说,可能他会理解一点
至于以后对人生的看法什么的,只有有他自己去发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52:04
灵魂是心灵深处最真实的自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53:03
1# guodandan
你可以回答:在从生到死中间,可以看好多美丽的事物,做好多想干的事。然后你就不想生下来就死了,这就是生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53:46
5岁,回答起来要好一点。
你告诉他,当他不饿,不渴、不冷、不热的时候,想干什么?
那就是他的灵魂醒来了,告诉他该做点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56:24
我家先生年轻时曾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长时间,他的一个同学过早离世,使他在高中时期差点儿得了忧郁症。她想了很长时间这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若是都要死何必还活着?后来他认为找到了答案,我认为挺有道理的。他的答案是:人是为了责任而活着的。年轻时为了父母,成年了为了妻儿老小。若是有人因为没有你而痛苦,那你就应该好好活着,为了爱你的那些人,为了责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56:43
对于人类生存的地球来说。你的出生是生产力能够维持再生产获扩大的必要条件,这里的你是泛指。从小的意义上来讲,可以把人生当成是一种有游戏,这是上帝(宇宙)赋予你生的权利,在这场游戏中,你可以实现自我,每个人也只有一次机会。人类在不断发展,游戏在不断升级,难度不断增加,规则也不断增加,这里的难度通常是脑力上的,游戏一旦结束,没有复活的机会(所以在不影响其他劳动力或其他元素集合体的前提下或者一些其他前提下,应该尽可能按照自己的主张安排自己,因为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游戏玩的再好也是受时代的限制。人可以归结为元素,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暂且不考虑反物质的东西),死亡只是元素的另一种组合方式。死亡只是元素集合的散开,或者是另一种元素集合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死亡。这类似于佛教的众生相。从概率上来讲,我们暂且称世界上最微小的物质为极子,这些极子构成了你,当你散去之后,让这些极子再重新相遇再集合成你的概率很低很低哦。就说这么多吧!对了,如果问我灵魂是什么,我认为灵魂是一种能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5:59:21
灵魂是独立于肉体但又与肉体结合紧密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物质的表现形式,平均重74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6:10:57
想到了一个问题: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要到哪里去?
人活着其实很简单,也许,就是仅仅为了活着。
也许你可以吃遍天下美食,看过天下美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4 16:16:22
人活着是个过程吧,过程可长可短,但是经历,感受,感悟确实不同的。 举个例子来说:环游世界。如果个人有机会的话,可以去体会不同的文化,景象,丰富自己,让自己更愉快吧。 所以无论长短,应该获得精彩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