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0-26 10:25:26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5 20:54
难道价值只转移到产品上去?

难道在你眼里,蚊香厂建立前,木屑不是产品?
难道价值只转移到产品上去?
-------
当然。

难道在你眼里,蚊香厂建立前,木屑不是产品?
-------
当然,那是废料,都扔了。跟那些废水废气废渣一个道理。

蚊香厂建立后,木屑瞬间变成产品?
-----
是的,是一种副产品了,不再是废料。

蚊香厂建立后第二天,蚊香厂失火,木屑没人要了,木屑瞬间又变回非产品了。
--------
蚊香厂还会修好的嘛,等一等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蚊香厂不再开了,木屑确实没人要买了,我当然还是当它是废料嘛。

如果你一口咬定,木屑从头到尾都不是产品,没有价值转移到它上面,那么木屑卖给蚊香厂岂不是有价格没价值?
-------
我不会像你一样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3:54:1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6 09:48
您又搞混了价值转移应用的场景。
涉及到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时,价值转移指的是中间投入的价值转移到新产 ...
正是在证明中间投入为什么是价值转移时,你对中间投入作了区分,提出了只有原材料才是转移价值的,而其他的中间投入都不转移价值的结论。

你现在又开始自我否定你当时的证明了?
不然,请你证明一下,为什么原材料以外的其他中间投入也是转移价值的?
证明不了,那么你的“涉及到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时,价值转移指的是中间投入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就根本不成立,就是用你自己的矛戳你自己的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4:01: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6 09:51
您瞧,您没有举出现在还应用净产值概念的例子,回到过去了。还不承认是过时的?
过时懂吧?过去用现在不 ...
产品的价值在折旧和中间投入之上,有价值的增加,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过时了吗?
难道你认为现在的产品价值在折旧和中间投入之上,根本就没有价值的增加。

就好比,不管一个人是不是把他爹叫爹,他爹就是他爹这个事实根本就不会过时。而按照你的逻辑,只要他不把他爹叫爹,他爹就是他爹这个事实就过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4:05:3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26 13:54
正是在证明中间投入为什么是价值转移时,你对中间投入作了区分,提出了只有原材料才是转移价值的,而其他 ...
说说价值转移
先说说价值转移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原产品价值随价值实体(产品物理或化学构成)变为新产品而转移,价值体现在新产品中——称为价值实体价值转移;一种是原产品价值计入新产品成本——称为成本价值转移。
对于价值实体价值转移,笔者认为:辅助材料毁损了,其原产品构成没有转到新产品上,因此辅助材料没有价值转移,只有价值毁损;固定资产有损耗,其原产品构成没有转移到新产品上,因此固定资产没有价值转移,只有价值损耗。也就是说辅助材料、固定资产从价值实体价值转移角度说,没有价值实体价值转移。
对于成本价值转移,只要计入新产品成本,便可以视为价值转移,或者说这种价值转移的意义仅仅是原产品价值进入新产品成本。
经济学上经常说价值转移与价值创造。这里的价值转移与前两种价值转移不是一个意义。这里的价值转移是与价值创造对立的概念。
商品总产值中,分为价值转移与价值创造,这里的价值转移意义是中间投入的价值,这里的价值转移不是价值实体价值转移也不是成本价值转移,这里的价值转移综合了价值实体转移(加上辅助材料等的价值)与成本价值转移(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这里的价值转移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但包括辅助材料等中间投入。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价值转移而是价值创造,这只要知道固定资产折旧是增加值的一部分,就可以明白了。因为增加值是价值创造不是价值转移,而固定资产折旧属于增加值的一部分,所以固定资产折旧也是价值创造。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在很多的资料中都被划入价值转移范畴,所以很多人被误导了,认为固定资产折旧是价值转移。这种错误认识已经深入骨髓,即使笔者告诉固定资产折旧确实是价值创造,依然有人坚持认为固定资产折旧是价值转移,这到是证明了有些人确实盲目迷信权威竟可以置事实于不顾。
固定资产折旧是价值创造不是价值转移,这需要人们根据事实判断而不是根据书本鹦鹉学舌。
有以下公式存在:
总产值=价值转移+价值创造
价值转移=中间投入
价值创造=增加值
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投入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
这篇文章您没有看过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4:07:32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26 14:01
产品的价值在折旧和中间投入之上,有价值的增加,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过时了吗?
难道你认为现在的产品价 ...
增加值只是在中间投入上增加,固定资产折旧也是增加的一部分。
固定资产属于最红产品,不能以他为基准增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4:12: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6 14:05
说说价值转移
先说说价值转移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原产品价值随价值实体(产品物理或化学构成)变为新产品 ...
也就是说辅助材料、固定资产从价值实体价值转移角度说,没有价值实体价值转移。
----------
都没有价值转移,为啥损耗的辅助材料的价值要在统计增加值的时候扣除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4:14:2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0:25
难道价值只转移到产品上去?
-------
当然。
你聪明,木屑和你一样聪明,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产品什么时候变成非产品。

既然木屑可以产品非产品的来回变换身份,你的雕塑产品同样也可以。

所以,生产方看作的价值转移就是一种愿景,其价值实现其实还是要依靠市场上的买方力量。

买方力量决定了什么有价值,什么没价值,以及价值的多少。

为什么卖方不能决定价值?因为买方相信价值转移,相信自己的生产劳动必然有价值,所以不会去有意识的控制产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4:17:41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4:12
也就是说辅助材料、固定资产从价值实体价值转移角度说,没有价值实体价值转移。
----------
都没有价值 ...
与增加值对应的价值转移,不是原产品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而是中间投入的价值被规定为增加值计算的减项——称为价值转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4:30:4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0:25
难道价值只转移到产品上去?
-------
当然。
你似乎没有注意到堆积木屑的概念。

木屑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几个月生产的堆积。几个月才用车拉走,清空堆积仓库一次。

在清空仓库木屑的当天,蚊香厂找来了,买下了木屑,木屑变成你口中的产品,瞬间价值转移,木屑有了价值。而之前几个月的生产都没把木屑当成产品,价值都在只是往雕塑上转移呢。

这就是价值转移到产品搞笑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4:48:5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0:25
难道价值只转移到产品上去?
-------
当然。
假设蚊香厂找来的时候,木屑已经被拉走处理掉一半,剩下一半被买下。

之前几个月的木屑生产就会变成,一半时间在生产木屑产品,一半时间不是在生产木屑产品。

你分得清楚,是哪几天转移了价值,那几天没有转移价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5:16:27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4:14
你聪明,木屑和你一样聪明,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产品什么时候变成非产品。

既然木屑可以产品非产品的来回 ...
你聪明,木屑和你一样聪明,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产品什么时候变成非产品。
-------
你错了,木屑不聪明,它是不是产品,那是由人类说了算的。
有人觉得它有用,有人要花钱买这种东西,它就是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5:18: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6 14:17
与增加值对应的价值转移,不是原产品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而是中间投入的价值被规定为增加值计算的减项 ...
中间投入的价值被规定为增加值计算的减项——称为价值转移。
------------
为啥规定中间投入的价值是增加值计算的减项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5:25:52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4:30
你似乎没有注意到堆积木屑的概念。

木屑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几个月生产的堆积。几个月才用车拉走,清空 ...
在清空仓库木屑的当天,蚊香厂找来了,买下了木屑,木屑变成你口中的产品,瞬间价值转移,木屑有了价值。而之前几个月的生产都没把木屑当成产品,价值都在只是往雕塑上转移呢。
-------
没错,变化就是有这么快。一点儿也不搞笑啊,这是事实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5:29:12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4:48
假设蚊香厂找来的时候,木屑已经被拉走处理掉一半,剩下一半被买下。

之前几个月的木屑生产就会变成, ...
你分得清楚,是哪几天转移了价值,那几天没有转移价值吗?
-------
我不必分清楚啊!谁像你一样闲的蛋疼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5:34:4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5:18
中间投入的价值被规定为增加值计算的减项——称为价值转移。
------------
为啥规定中间投入的价值是增 ...
这个学问就大了。需要一篇长文来回答。有时间我写一篇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5:37:31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4:14
你聪明,木屑和你一样聪明,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产品什么时候变成非产品。

既然木屑可以产品非产品的来回 ...
买方力量决定了什么有价值,什么没价值,以及价值的多少。
--------
如果买方有这个本事,那么他们为啥不决定所有东西都没有价值呢?那多好啊,随便拿!
你去超市拿东西,那价格是你定的吗?哈哈哈哈

为什么卖方不能决定价值?
------------
西经也承认,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商品的长期均衡价格等于成本。
成本不是买方决定的吧?

因为买方相信价值转移,相信自己的生产劳动必然有价值,所以不会去有意识的控制产量。
------------
恰恰相反,卖方最会控制产量了。
马克思说,即便有价值也不一定能实现,如果超出了需求量,照样亏本。因为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可以说,卖方让自己的劳动有价值的方式,恰恰是有意识地调整控制产量——一旦价格下降,我减少产量,价格就拉起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5:47: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6 15:34
这个学问就大了。需要一篇长文来回答。有时间我写一篇吧。
一时编不出来吧,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5:57:10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5:47
一时编不出来吧,哈哈。
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办法
一、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推导
工业企业计算增加值有两种算法: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对应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
    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对应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这里报产产品对应中间收入所含进项税,一般取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是外购商品或劳务入库或进账核算的进项税,而不是真正的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应缴增值税+应缴其它税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将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代入公式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应缴其它税+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
显然,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公式相同,实际是同一公式。
二、二者计算值不同的原因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两种办法计算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原因是什
么呢?
主要原因是营业盈余与应缴增值税的取值不同,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将营业盈余取为营业利润(假设生产补贴为0),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取为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营业收入对应销项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对应进项税
这里,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对应进项税,一般取的是本月实际抵扣的进项税,是外购商品或劳务入库或进账核算的进项税,而不是真正的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也就是说,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进项税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进项税在实际计算时取同一值——外购商品或劳务入库或进账核算的进项税
显而易见,营业盈余与营业利润不相等,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也不相等。
我们可以计算出营业利润与营业盈余的差值及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的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的差值。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不含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如果报产产品成本核算时,全部投入取值与营业盈余核算相同(实际可能不同),营业盈余也可表示为下式: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含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盈余=营业毛利-报产产品毛利+投资收益
这里,我们将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称为公司费用,在计算营业盈余与利润总额或营业利润时公司费用视为相等。
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
=(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营业收入所含销项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营业收入所含销项税
这里,我们假设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进项税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进项税相等(正如前文所述)。
以上便是生产法与收入法在实际计算中不相等的原因,如果严格按照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规定,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其实是相等的。
三、生产法计算增加值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区别的意义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只有一个总结果(表面看来),而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却有内容——增加值的组成部分为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这便是生产法与收入法相区别的意义。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可以使我们知道中间投入的情况,收入法计算增加值使我们知道了增加值的分配情况。
这样我们既了解了中间投入的情况,又了解了增加值分配的情况。
营业盈余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它反映的是生产的情况。我们想了解生产情况时,我们应看营业盈余。
营业利润反映的是销售的情况,我们想了解销售情况时,我们应看营业利润。
当销售与生产相同时(指完全相同),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不考虑时,营业利润与营业盈余相同(前提是营业盈余核算数据与报产产品相等)。
我们以上计算增加值的方法均是按权责发生制进行的,与收付实现制结果还有不同,实际上由于增加值的分配作用较强,我们应该用收付实现制计算增加值,而且应该用收入法计算。这样我们计算的增加值可靠性较高,更接近实际。劳动者实际得到多少报酬?国家实际得到多少税收?投资者实际分得了多少盈余?实实在在的增加值加在一起才是真正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信度才高。
+++++++++++++
一篇旧文。可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6:06:21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5:16
你聪明,木屑和你一样聪明,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产品什么时候变成非产品。
-------
你错了,木屑不聪明,它 ...
有人觉得它有用,有人要花钱买这种东西,它就是产品。
~~~~~
反之,没人花钱买,就不是产品。
那么你的雕塑如果没人买,就不是产品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6:09:09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6:06
有人觉得它有用,有人要花钱买这种东西,它就是产品。
~~~~~
反之,没人花钱买,就不是产品。
对呀,如果雕像没人买,而木屑有人买,那我就会把雕像都搞成木屑了,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6:11:0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5:29
你分得清楚,是哪几天转移了价值,那几天没有转移价值吗?
-------
我不必分清楚啊!谁像你一样闲的蛋疼 ...
是你的“价值转移”理论得出了蛋痛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6:11:04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6:06
有人觉得它有用,有人要花钱买这种东西,它就是产品。
~~~~~
反之,没人花钱买,就不是产品。
“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
如果不能满足人的任何需求,它当然不算是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6:13:2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6:09
对呀,如果雕像没人买,而木屑有人买,那我就会把雕像都搞成木屑了,哈哈哈。
所以,你的生产从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生产的啥玩意儿,是不是产品。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6:21:44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6:13
所以,你的生产从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生产的啥玩意儿,是不是产品。哈哈。
我知道啊,我知道我的工艺品有人要,所以我才生产的嘛。

是你非要假设我的雕像没人要,摊上杠精了,我有啥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6:24:59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6:11
是你的“价值转移”理论得出了蛋痛结果。
是你自己非要打自己的蛋,所以蛋疼啊。

我说了,价值转移就是生产资料价值变成产品成本,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呀!
你非要找到一种产品变化莫测的情况,让自己的成本分摊变得困难,这就是你自找的呀,关我屁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6:57:50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6:21
我知道啊,我知道我的工艺品有人要,所以我才生产的嘛。

是你非要假设我的雕像没人要,摊上杠精了,我 ...
你都要把工艺品做成木屑了,说明风险你是知道的呀。固定的价值转移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7:05:15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6:57
你都要把工艺品做成木屑了,说明风险你是知道的呀。固定的价值转移根本就不存在。
你都要把工艺品做成木屑了,说明风险你是知道的呀。
---------
风险体现在利润上啊!

固定的价值转移根本就不存在。
---------
成本可以是固定的,因为利润是活的呀。
你忘了利润可以是负数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7:10:54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6 16:24
是你自己非要打自己的蛋,所以蛋疼啊。

我说了,价值转移就是生产资料价值变成产品成本,这是很简单的 ...
价值转移就是生产资料价值变成产品成本。
~~~~
看来,所谓的价值转移就是成本分摊嘛。成本分摊简单明了,不管产品买出与否,都有成本分摊。不需要“价值转移”搞得你蛋痛,明明就是产品,没人买还就不是产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17:46:34
象鼻子 发表于 2020-10-26 17:10
价值转移就是生产资料价值变成产品成本。
~~~~
看来,所谓的价值转移就是成本分摊嘛。成本分摊简单 ...
看来,所谓的价值转移就是成本分摊嘛。
----------
本来就是如此简单啊,是你非要搞得很复杂。

成本分摊简单明了,不管产品买出与否,都有成本分摊。
--------
你的意思是,废水废气废渣都分摊成本?你来告诉我,废水废气废渣是不是产品?为什么?

不需要“价值转移”搞得你蛋痛,明明就是产品,没人买还就不是产品了。
-----
你的意思是废水废气废渣都是产品?
我这里的“没人买”,不是你理解的暂时没人来买,而是说还没有发现它的用处,无法利用,没有需求,所以没有人来买!

你自己钻牛角尖钻不下去,那只能怪你自己,不要赖在我身上。
我用木屑举例子,是说明废渣不是产品,不分摊成本。至于木屑是不是真的是完全的废渣,这是具体技术问题,在这上面抬杠就是你杠精的表现。我还不怕你杠精,我作为木雕艺术工作者,我的木屑很少,我都当垃圾扔了,它就没有价值!也没有人回收我的木屑,蚊香厂也不会费那个力气来我这收什么木屑!怎么样?气死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6 20:42:5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6 14:05
说说价值转移
先说说价值转移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原产品价值随价值实体(产品物理或化学构成)变为新产品 ...
你的这种东西毫无学术价值,本来根本就不值得一驳。

第一,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物质实体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经济学所讲的价值转移就是价值转移,而不是物质实体的转移,当然也不是跟着物质实体一起转移。
即,经济学所讲的价值转移就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商品价值进入新商品成为其价值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就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商品价值转变为新商品的成本。
所以,你讲的价值转移的第一种情况纯碎是你自己的主观臆想,与经济学毫无关系。

第二,你既然要把中间投入和固定资产分别列入价值转移与价值创造,那么作为前提的,就是你必须首先从性质上对这两种价值的形成分别作出界定,包括,价值到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而你根本就没有能力从性质上区分价值转移与价值创造,特别是没有能力论证价值到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那么你说把中间投入和固定资产分别列入价值转移与价值创造就因为缺乏逻辑前提而根本不能成立。
所以,你所以为的别人在鹦鹉学舌,恰恰证明了你连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逻辑能力都不具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