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营业部最近3月大宗交易卖出2.91亿元平安股票
近两日中国平安股价大幅下挫,市场传出各种利空消息。传闻一是平安某高层出事,传闻二是中国平安偿付能力下降,将推出巨额再融资。
中国平安昨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截至目前中国平安没有A股市场再融资的计划;中国平安的经营状况一切正常,财务稳健,偿付能力或资本充足率完全符合监管要求;中国平安将根据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状况做好后续资本的规划。
对于平安股价暴跌,流传最多的一个说法是平安某高层“出事”了,还有一个说法是平安负责财务的某高层携巨款出走。
深圳保监局一位高层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没有听说平安高层出事的消息。据记者了解,关于平安高层出事的事情业内传了很久,但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如果平安高层出事,那近日平安大华基金能够顺利获批吗?”有业内人士反问。
中国平安去年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平安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6.3%,相比2009年末减少了20%。平安财险的实际资本为90.63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6.2%,相比2009年末减少了7.4%。
中国平安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波在去年中报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公司偿付能力下降的原因,一是上半年集团保险业务及银行业务的快速增长带来最低资本增加;二是深发展成为平安联营公司,纳入集团偿付能力的编报范围,按照其资本充足率折算出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集团原有偿付能力资本充足率。他指出,中国平安有能力对旗下子公司进行注资,无再融资需求。随后在8月份中国平安对平安财险进行了巨额增资,解决了其偿付能力低的问题。
在二级市场上,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在中国平安近3个月以来的大宗交易信息中,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是唯一卖方,共计卖出2.91亿元,而买方均是中信证券总部。

平安传出再融资传闻,股价应声大跌。
|
昨日,中国平安A股大跳水,最低跌幅达6.22%,截至收盘下跌4.14%至52.59元,年线告破。对于中国平安的泰山压顶的走势,坊间传言是因为“一封邮件引发的血案”。
平安或融资500亿
对于昨日中国平安的不平安,经过多方考证得知,是因为昨日市场上流传一份据说是华泰联合证券的邮件,“中国平安去年产寿险业务发展迅速及收购深发展后,公司今明两年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会明显下降,需要再融资补充资本金,初步测算融资规模约为300亿~400亿元人民币。
瑞银此前的研报指出,通过获得深发展的控股权来获得全国性银行业务牌照对平安来说是转型的一步。但若合并要发挥全部潜力,且目前拟议中的监管资本金变化获得通过,那么随之形成的深发展/平安银行似乎资金吃紧。为使资本水平达到同业标准(核心资本充足率约为8.5%),可能还需要150亿~200亿元资金(其中平安当前52%的股份相当于75亿~100亿元左右)。
据招商证券分析师测算,中国平安未来三年的资本缺口在360-500亿元。该分析师表示,实际上平安对资本金的需求市场已经有充分反映。该公司2010年中报显示,平安集团可动用的资金也就近200亿,但是给了产险60亿,又拿出27亿给深发展,寿险的偿付能力比率也降到200%之内,当前资本金应该非常紧。
平安对传言不予置评
继前日大跌3.60%后,昨日早盘,中国平安的股价就开始下挫,随着邮件在流传,增发融资的消息迅速发酵,平安很快出现跳水走势,股价最低探至51.45元,连破年线、半年线。收盘跌幅有所收窄,下跌4.14%,收于52.5元,为沪深300成分股跌幅最大的股票,成交量剧增至49.72亿。
记者昨日致电中国平安,得到的回应是,“公司基本面等各个方面正常,对于传言,不予置评。”
对于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方案,投资者清晰地记得,2008年年初,金融危机肆虐,中国平安突然抛出一项巨额增发方案,再融资规模将接近1600亿元。该项史上最大的融资项目一亮相,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大盘顷刻间化作一堆瓦砾,而中国平安也出现前所未有的数度跌停的局面。它也被喻为A股熊市开启的导火线,最后平安不得不放弃这个千亿融资案。
A股或通过发债融资
而今市场依旧没有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平安再次爆出千亿融资的传言,难免引起市场的一片恐慌。民族证券行业分析师宋健表示,中国平安H股新年开市后连跌3天,A股连续两日下跌,跌幅大于H股跌幅,原因主要两方面:一是因为央行去年四季度连续两次加息,对保险公司形成一定利好,但万能险结算利率有上调压力,将给保险公司今年一季度保单销售带来一定影响;二是因为中国平安的偿付能力在3家保险股中最低,去年的再融资仍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前期保监会特意重点提示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关注,因此市场猜测平安有巨额再融资需求。另外对其偿付能力的担忧,也会影响平安对保费收入增速的追求,直接影响其业绩水平。她建议投资者静观其变,看是否推出再融资,目前对中国平安应保持谨慎观望。
龙赢富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童第轶表示,除再融资传闻外,中国平安在南方的业务较多,南方的冰雪灾害,其赔付可能会影响中国平安的利润,这可能也是中国平安近日股价下跌的原因。
一持有中国平安H股的大型机构则透露,中国平安再融资额度预计在500亿左右,可能采取债权加股权的融资方式,债权融资放在境内,而股权融资将在港股进行,股权融资约在300亿左右。
这个消息也得到一直重仓持有平安A股的私募认可,“经过多方沟通,我认为平安通过增发融资的可能不大,或许可能会发债进行融资,额度应该也100亿到200亿之间,不会像市场传言的那么大。”该私募分析,“平安的资金链紧张,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次和2008年不同,当时巨额再融资是因为要收购资产,而现在平安的产品线非常全,是一个全金融牌照的上市公司,没有必要再去收购。”
|
连续3个交易日,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同时成为24笔大宗交易的买卖双方
在周三下跌3.6%之后,中国平安A股股价昨日继续大幅下跌,全天跌幅达4.14%。同时,成交急剧放大,成交量创出2010年3月以来新高,达9470万股,成交金额高达49.72亿元。不过,中国平安H股昨日仅下跌0.70%,收报84.75港元。中国平安A股较H股折价27.29%,是目前A/H股中折价最高的。
而近日市场对中国平安再融资的传闻,可能是导致其周三领跌大盘并在周四遭受重创的原因之一。根据某券商测算,中国平安未来三年的资本缺口在360-500亿元。2010年中报显示,中国平安可用资金近200亿元,其中需要分配60亿元给产险,27亿元给深发展,同时寿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降到200%之内,当前资本金应该非常紧,存在再融资需求。而另外一个不利传闻,则是公司深圳总部财务部总监携巨款潜逃。
但在昨日夜间,公司发布公告对再融资传闻予以澄清。在公告中,公司称目前没有A股市场再融资的计划,市场的有关传言“没有依据,是不符合事实的”。同时中国平安表示,公司经营状况一切正常,财务稳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偿付能力或资本充足率完全符合监管要求,处于健康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在2008年初,就因为融资千亿元被市场视为重大利空,成为当年股市暴跌的导火索。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宣布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A股,并公开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额最高近1600亿元。此举引发市场的担忧与恐慌,当日,抛盘从中国平安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板块,并进而带动保险、银行、钢铁、地产、有色金属等蓝筹板块全线大跌。中国平安在当日和次日连续两日跌停。同时,当日人寿与太保也受累重创8%以上。连中石油、中石化等指标股也都收出巨阴。在权重指标股的集体打压下,上证综指、深成指当日同时出现了超过5%的罕有跌幅,盘中千余只个股跌停。此后的1月28日平安第三次跌停。而A股也自1月21日之后一路下挫,使得当日成为牛熊分界岭。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的沪市公开交易信息中,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昨天沪市大宗交易中唯一的买卖双方,一共有7笔大宗交易,出现在海欣股份、海螺水泥、民生银行、华业地产、华域汽车、双鹤药业、长航油运7只股票上,共计成交了2.29亿元。此外,1月5日,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还同时作为买卖双方,一共出现了7笔大宗交易;1月4日,同时出现10笔大宗交易。而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中国平安近3个月以来的大宗交易信息中,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是唯一卖方,而买方均为中信证券总部。自2010年10月14日至2011年1月5日,在5笔大宗交易中,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共计卖出2.91亿元。
尽管昨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告对传闻予以澄清,但从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近期频频现身大宗交易上,再加之近日股价放量下跌,其中是否另有玄机呢?对此我们表示关注,本报也将继续跟踪。记者 陈霞
1月6日大宗交易数据
交易日期 证券简称 成交价 成交金额(万元) 成交量(万股) 买入营业部 卖出营业部
2011-1-6 华业地产 8.03 3195.88 397.99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1-1-6 双鹤药业 28.89 5735.27 198.52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1-1-6 长航油运 5 625 125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1-1-6 海欣股份 8.13 1219.5 150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1-1-6 海螺水泥 31.32 1910.52 61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1-1-6 民生银行 5.04 6047.97 1199.99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1-1-6 华域汽车 10.46 4183.9 399.99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平安在中金公司席位被频频卖出
交易日期 成交价 成交金额(万元) 成交量(万股) 买入营业部 卖出营业部
2011-1-5 56.91 660.16 11.6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2010-12-21 56.21 1349.04 24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2010-12-15 59.8 7176 120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2010-12-10 59.6 11741.2 197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2010-10-14 62 8195.78 132.19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