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性格和品质 2006-03-31

一种几乎成为常识的观点是:商业新闻媒体所应关注的,不外乎钱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
毋庸对这一“传统智慧”发出质疑,不过,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怀有另一种雄心:解读资本的性格和品质。
既然商业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岂能将其简化为一系列枯燥的机制和管理方法?在某种极端的意义上,在我们看来,商业应该接近于一种艺术,至少是一种技艺,而不是一门科学。
眼前的例子是,从去年底风险投资大规模重返中国,我们就一直对其保持关注,同时,我们希望将资本背后的人性挖掘出来。
4月号的封面文章《国王制造者》正是这一思路上的最新的突破之作:本刊专访了过去十年来全球最成功的两名风险投资家,约翰·杜尔与迈克尔·莫瑞茨,对其成功进行盘点解读。
这是富有趣味的一对人物:一个亲和,一个狷狂;一个出身于电子工程专业,另一个研读七年历史学;一个在美国微处理器产业崛起时几度成功下注,另一个则依靠美国PC业外包潮流的兴起证明了自己;一个投资网景,从而拉开了互联网革命序幕,另一个选中雅虎这个网络革命以来最坚实的创新力量……然后他们共同发现了Google,并分别赚到了44亿和51亿美元。
就我们找到的答案,如果说他们的成功能够被总结,那最根本的原因仍是他们将“人之事”做到了极致。杜尔以一个人的力量编织出一个集结天才头脑和企业家精神的庞大网络,并将这一网络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莫瑞茨貌似独行侠,但他总能在旁人忽视之处发现一个人的潜质。他所投资的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就曾告诉本刊:“当年,我和费罗、以及后来Google的两个创始人还都是学生,我们自己都不会赌自己一定能成功。”
基于这种对创新及企业家精神的重视,我们也在加强对新生意、创新公司与创业家的关注:本期,我们遴选出12家在未来3年内值得关注的网络公司,让这些创业者集体亮相。
当然,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并不会被偏废,本期依然有重量级的公司报道:海信进入的科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实体?东风日产这个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案如何终成正果?以及全景式的趋势描述:古都西安怎样将自己打造为中国西部乃至中亚的重要中转站?
此外,需要推介的,是本刊在酝酿已久之后,于4月1日对杂志网络版全新改版(地址依然是:www.gemag.com.cn)。其目的和功用是,提供一个可以让每位忙碌的商业人士,在20分钟内获得当日最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的平台。敬请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