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55 1
2011-01-11
http://www.infzm.com/content/54474
海关总署10日公布,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4.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
顺差持续回落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我国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11.6%降至2009年的8.9%,2010年进一步降低至6.2%,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此外,2010年,我国一般贸易项下逆差472.5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9.5倍。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229亿美元,扩大22.2%。
商务部网站曾于2010年12月发表文章称,在扩大进口、扩大内需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外贸顺差在2008年达到2981.3亿美元历史高点后开始回落,进出口格局更趋平衡。
《经济参考报》报道,长期外贸顺差对改善我国国际收支、拉动GDP增长和吸纳大量农民工就业具有极大历史意义。但是,我国外贸顺差已持续了近20年,容易造成经济增长对外需的过分依赖,造成国内资源以较低收益净流出和国民收入的损失,同时也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
未来减少顺差需要"两手抓"
转变出口模式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博士杨长湧认为,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进行海外生产布局,也许是未来减少顺差的重要途径。
报道指出,我国近年出口市场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发达国家仍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需要从主要依靠低廉的要素成本转向主要依靠自主研发和创新设计、品牌、海外营销网络等,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增值率,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并发展零部件贸易,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拉开层次,从而分散出口风险。
早前《上海证券报》发表评论,作者就指出,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外贸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制约2011年中国外贸发展,随着人口红利渐失,中国外贸企业依赖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逐渐丧失,在国际外贸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减弱。
继续扩大进口
新华网此前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2007年,中国曾冀望通过“压出口”的方式来减少贸易顺差,但这一政策令众多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不堪重负。近年来,中国调整思路,希望通过“扩进口”的方式来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这一政策思路在“十二五”期间还将延续。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表示,明年我国在扩大进口方面将有一系列积极举措,如完善鼓励进口的一些政策,包括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改善进口结构,扩大消费品、医疗设备和节能环保产品的进口;扩大从自贸区成员、逆差较多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1 08:55:59
中国的金融领域和社会保险、医疗等领域已经被打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