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银河证券 分析师:叶云燕,杨欢 撰写日期:2011-01-11
1.事件.
1月11日央行发布了201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10年末,M2同比增长19.7%;M1同比增长21.2%;人民币贷款与存款分别增长19.2%和20.2%。数据基本符合此前市场的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1)12月份贷款仍然强劲.
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超过了年初7.5万亿的目标。其中12月单月贷款增加了4800亿元。尽管相比前11个月的平均水平有明显的下降,但是与历史数据相比,我们认为仍然是非常强劲的,增加未来造成抑制通胀的难度。
实际上,如果考虑表外资产,我们估计2010年全年实际发放的贷款已显著超过8万亿。
(2)住户部门杠杆率水平急剧提升.
2010年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87万亿,比2009年的2.46万亿高出4000亿。显示2010年居民贷款热情非常高,导致住户部门杠杆率水平大幅提升。由于无法掌握住户部门的财富存量数据,我们已存款作为分母来测算其杠杆率水平。
2010年,住户部门贷款/存款为36%,09年与08年则分别仅有32.7%和24.8%。
在住户贷款的构成中,消费性贷款增速显著快于经营性贷款,比重也大幅提升。这与近2年来房地产市场销售的火爆行情相互印证。
(3)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2011年难以回落.
2010年,绝大多数银行都采取了中长期贷款替换票据的策略,以达到提高贷款收益率和净息差的目的。这一策略导致企业贷款结构中,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2010年末,企业贷款构成中,中长期占比超过57%,而票据融资占比仅有4%。这一策略在2010年确实对银行业的净息差提升取道了显著效果。中国已经确定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未来无需通过压缩票据融资亦可实现净息差的提升,但是考虑到2011年仍会有比价严格的信贷额度管制,银行在操作上仍可能倾向于向企业发放一般性贷款,而尽可能避免票据融资,以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
3、投资建议.
2011年货币政策基调为稳健,但是为了约束银行的放贷冲动,收回09-10年超放的流动性,实际的信贷与货币操作有可能从紧。但是根据银行反馈的情形,目前信贷需求仍然旺盛。在供给受限的前提下,银行的贷款议价能力将比去年进一步提升。
维持对银行股的“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