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599 7
2011-01-12
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内观”与“全观” ?内观就够了吗?

         从究竟真相上来说,观就是一件事——“观”,它不分“内观”、“外观”或“全观”。但有分别,皆“落”所观之物,而非“观”之者本身。只要是离开本观而观,此观都落入妄里、落入梦境。只要观落脚在所观的对象,这就不是“返流”,这就不是“背尘合觉”,而是“背觉合尘”。如此所观,非为正观。

         这样的观,不是不可以,只是不是“直”观——不是直接认识本来,而是曲线了一下。比如观五蕴,如果你的观落在“五蕴”上,这样的观就不是直观、不是“返流”,对于觉悟本来,它绕了个弯儿:它先透过观所观的对象虚妄不实——虚空、不存在,而最后认识到本来面目。在我看来,“直观”就是返观——观“观”;观那个能观的主体就是返观,返观就是直观。直观的另一个表达是,直接“待”在观里。如果你能“直”观——从一开始就一直待在“观”里,那么这就直在本来面目中了。如果你能从一开始直接“待”在观里,那么也就无所谓“内观”、“外观”或“全观”之别了。

         “观”只一个字,它纯粹无比,它无限美好,它像一面大圆镜一样照耀生命的一切,它就是生命的本来面目。直用它,直在它其中,这就够了。不必观色观受、观想观行、观思维观意识——但观所观之物,但将观分三六九等,皆成“妄观”,皆是妄观。妄观可观,非直佛直用也。

           善知识,我们生命本来的这个“观”,就是生命本身,就是被妄念妄相所“蒙蔽”了的生命大圆镜。我们修行所修、所用和所要找的,都是它。那么从一开始,我们就寻找它,体会出它,直接使用它,并最终“待”在它里面,这就直接是了(直接是佛了)。“观”不必关注观的对象——它是什么、是谁都无所谓,我们修行关键的要点是找出这知道一切的“主体”——生命本“观”(本来的“观”),我也称它为“觉”、“觉心”、“觉体”或“觉相”,这个是重点。一切修行,一切观法,一切觉知觉照,皆为它而来。此“观”就是“大圆镜”本身!处在它之中,不复外移!

           如果修行者,硬是不谈这个本观,而是去观“色”、观“受”、观“念头”、观“行”、观“判断”,或者去分别“内观”、“外观”或“全观”之事,那也不是不可以。透过观所观之物,最终认识所观之物为空;或者,透过观所观之物,而最终认识到所观之人(的本来面目),也是可以的。只是那样稍“弯曲”了一点。我所说的“观”,就是从一开始,直在“观”中——不管所观对象是什么、是谁,从开始就直以“观”存在。我称这种方法为“以佛成佛”或“直了成佛”法,也是我过去所称作的“守觉”或“归觉”法。

           不管内观、全观,有人是想透过“观”来达到“止”,然后从“止”上再认出本来面目。事实上“观”本身就是“止”,如果你能“待”在观中,或“以观在观”,这本身就是“止”了。但如果你不这样,而是去透过“观”,让所观的对象静止下来,或所观者静止下来,这相对就比较难了。为什么呢?因为:一,事物是无常的;二,能观的心(分别心)是无住的。如果你想透过“观”来让所观的事物或能观的妄心静止下来的,这当然不容易了。但如果你认识到“观”本身就是“止”,直守在“观”上就行了,不假分别内观、外观或全观,那该有多好?

          所以,观有什么目的?没目的,观就是观;观有什么对象?没对象,观本身就是它自己的对象。这是我所教导的“观”。修道是一种“趋简”——回到“简”的过程,你不要搞的太复杂了,如果你搞复杂了,那一定偏离了正道,因为大道本来是至简的嘛。关于“观”这件事也是这样,不要去分别内观、外观、全观或观此、观彼;但一“观”字,直守直用,直在其上,干净利索,多么简洁?!若你不直在简中,弃简从繁,那也是可以的,不过有可能你上了头脑的当——因为头脑就是喜欢复杂的、困难的,绕一段弯路再回到它自己的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2 15:02:04
观“观”,莫观相。观相生变,相易拽人去;观者不变,观观者恒一。但在观上,如如不动。若离观而观,易被相转。人被相转,失却如来;一念蹬观,立即如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5:07:46
佛家思想~深奥莫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5:09:28
世上谁需要借用“能”才能生活?有谁不需要“能”就能生活?这只有佛才能做到。不需要“能”就能“达到”目标,安然喜乐,随愿自在,这就是佛的能,这就是大能,你能做到吗?你能飞岩走壁,瞬目千里,你的能不小;你能“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你的能更大,但比这更大的能耐是什么?——不用飞,不用动,不用借用任何“术”就能到达目的的人!这就是佛的能力。这就是孙悟空——象征世上“神通”之大成者,虽然其“能”到达了“自我”所能的极致,但仍然未成佛、有苦恼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5:16:46
深邃啊,被绕晕了,完全不懂哲学啊,飘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 16:28:01
身结密印,口诵密咒,意观本尊,是为三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