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tao 发表于 2011-1-16 10:39 
从直觉来看,对资产定价应该与风险、预期收益、其他人的投资行为等因素都有关系,
例如我炒股和买基金,我就要考虑风险、预期收益、其他人的投资行为、经验等等因素,所以说
什么风险中性定价、与偏好无关等等那全是理论上的,没什么用,
用复杂的数学公式,那全是一些人玩的,我个人来看,没什么用。
你的评论很给力啊,直接否定了金融理论的现实作用。。。。。。。
p测度和q测度主要是用来给衍生品--期货期权定价的,相比股票和基金来说,衍生品投资的风险更为巨大。股票买错了可以等着解套,期权判断错了就血本无归了,中航油事件,巴林银行的破产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衍生品的定价就更复杂了,这也是为什么在B-S公式,蒙特卡洛模拟出现之后的70年代末期直到八十年代全世界的衍生品市场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一个直接原因就是这些理论和工具给复杂衍生品的定价提供了优美简单答案。虽然今天看来B-S公式仍然不能很好的描述现实,但是它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给凭感觉,分析交易的投资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另一个金融理论影响实际交易的例子就是李祥林的理论,他提出的基于copula衡量风险相关性的理论是信用衍生品市场在2000年之后繁荣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虽然人们将金融危机部分归罪于他的理论,但不可否认,他提出的金融数学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你只有几十万甚至上亿的资本,可能金融数学对你来说依然用处不大。可是如果你是一个执掌几十亿而且代客理财的基金经理呢,那个时候可能盈利已经不是你第一目标了,怎么对冲和回避风险是你最先考虑的要务,而金融数学同样能在这个领域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