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1-1 11:38:0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1-1 11:32
事实上,SNA 体系是对的。那就要按SNA体系来。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这是MPS体系中的错误。
—————— ...
SNA体系中有总营业盈余。这相当于中国的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SNA 体系,不用固定资产折旧,可以得出增加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38: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35
您说的存货,与GDP中的存货不是一回事。
这是人们不理解GDP中存货的意义,搞的错误解释。
那么照你这么说,还要专门设一个概念,中间产品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39:5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35
您说的存货,与GDP中的存货不是一回事。
这是人们不理解GDP中存货的意义,搞的错误解释。
在GDP中,就有固定资本投资与存货投资的区分,这就说明存货不是指固定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43: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04
用本期的收入,收回前期的投资,有那么难以理解吗?
很容易理解呀,所以我们知道本期的收入不是真正的收入,只能叫毛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45:2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09
漏了一个字,已经在您发现之前补上了。
投资1万万亿,每年新收入2000万亿。
或投资1万亿,每年新收入20 ...
看明白了,你所谓的新收入是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46: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12
投资以后,获得了收入就是新收入,以前未有的收入。用这个收入支付了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剩下的就是 ...
有本事你别收回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48:58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1-1 11:39
在GDP中,就有固定资本投资与存货投资的区分,这就说明存货不是指固定资本。
期初最终产品+本期生产最终产品+本期进口最终产品-本期国内销售最终产品-本期出口终产品=期末最终产品。
这是最终产品的平衡式。也是支出法计算GDP的平衡式。
存货变动=期末最终产品余额-期初最终产品余额。
存货投资其实指的就是存货变动。被误解为生产产品的存货了,实在可笑。那都是中间产品。存货变动可以有消费品的存货变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49: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38
SNA体系中有总营业盈余。这相当于中国的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SNA 体系,不用固定资产折旧,可以得出 ...
你前面是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为标准,现在是以SNA体系为标准,那么你以后以什么为标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50:08
clm0600 发表于 2020-11-1 11:46
有本事你别收回投资。
不收回投资投资干嘛啊?新收入越多,投资回收越快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50:3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48
期初最终产品+本期生产最终产品+本期进口最终产品-本期国内销售最终产品-本期出口终产品=期末最终产品。
...
这是你错误的解释,没有任何依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53:41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1-1 11:49
你前面是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为标准,现在是以SNA体系为标准,那么你以后以什么为标准呢?
以其中正确的为准。
中国增加值收入法用固定资产折旧替代固定资产消耗,非常好。用那个概念,还必须用总营业盈余呢。只用营业盈余,只能用固定资产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55:4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53
以其中正确的为准。
中国增加值收入法用固定资产折旧替代固定资产消耗,非常好。用那个概念,还必须用总 ...
你的正确是可以每天都发生变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56:0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50
不收回投资投资干嘛啊?新收入越多,投资回收越快啊。
还没收回投资成本呢,哪来的收入?一定是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56:0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1-1 11:50
这是你错误的解释,没有任何依据。
这才是正确的东西。但是,您无法判断而已。您有关的知识太少,您去学几个月也未必能达到我的水平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57:06
clm0600 发表于 2020-11-1 11:56
还没收回投资成本呢,哪来的收入?一定是假的!
您这样说话。证明您不懂会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1:58: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1:56
这才是正确的东西。但是,您无法判断而已。您有关的知识太少,您去学几个月也未必能达到我的水平呢。
你胡乱搞出来的东西,没有任何依据的东西。就说是正确的。你的正确是可以一天三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2:19:2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1-1 11:38
那么照你这么说,还要专门设一个概念,中间产品存量?
没有必要统计它,计算GDP   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2:19:5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1-1 10:19
你咋不说了呢?
你咋不说了呢?<br>
—————<br>
道理很简单那,知道的不用我说人家也知道,不知道的我也没有启蒙的责任。<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2:20:25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1-1 11:58
你胡乱搞出来的东西,没有任何依据的东西。就说是正确的。你的正确是可以一天三变的。
这是我多少年前就推出的了,一直没有改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2:20:48
gxg 发表于 2020-11-1 12:19
你咋不说了呢?
—————
道理很简单那,知道的不用我说人家也知道,不知道的我也没有启蒙的责任。
我看是你说不下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2:33:30
clm0600 发表于 2020-11-1 11:45
看明白了,你所谓的新收入是假的。
增加值是新收入,如果连这都不知道。说明您根本没有增加值核算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2:41: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2:20
这是我多少年前就推出的了,一直没有改变呢。
多少年搞出来,多少年没有被认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2:44: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2:19
没有必要统计它,计算GDP   时。
怎么没有必要。

原料、燃料等的每年都要生产,每年都要消费,每年都有净增加值。

既然要算生产总值,就要算它们每年生产的增加值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3:30:18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1-1 12:41
多少年搞出来,多少年没有被认可。
早晚有一天会被认可。真理不会被永远埋没的。只不过是没有遇到像我一样认真的统计大家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4:54: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3:30
早晚有一天会被认可。真理不会被永远埋没的。只不过是没有遇到像我一样认真的统计大家而已。
这不过是自欺欺人,想入非非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6:14:3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1-1 14:54
这不过是自欺欺人,想入非非而已。
假设您去学习一下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您再思考一下,这很容易知道。我一眼就看穿。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8:05: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2:33
增加值是新收入,如果连这都不知道。说明您根本没有增加值核算经验。
照你的逻辑,啥不是新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难道不是新收入?前所未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8:41:0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 13:30
早晚有一天会被认可。真理不会被永远埋没的。只不过是没有遇到像我一样认真的统计大家而已。
你就是个照本宣科,拿鸡毛当令箭的会*计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19:55:21
clm0600 发表于 2020-11-1 18:05
照你的逻辑,啥不是新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难道不是新收入?前所未有啊!
马克思的v+m知道吧?马克思要是活到现在,就会改为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再加上生产税净额与固定资产折旧了。这才是新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1 20:04:09
clm0600 发表于 2020-11-1 18:41
你就是个照本宣科,拿鸡毛当令箭的会*计而已。
我要是照本宣科,就不会指出错误了。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转移价值是新增价值。存货变动不是存货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