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461 6
2011-01-16
大家来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感觉现在的实证风格好象占据上风,但事实上更多的人也许不得不承认规范类研究更能出现经典之作,还有就是点评一下现在的高级期刊各从属于哪种类型?我个人认为一本真正为学术研究服务的期刊应该是心无芥蒂,能兼容并包两种风格才对,不应该有所偏废,不知大家怎么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6 17:31:10
规范方法容易出痞子,如郎咸平之流,用实证搞金融,结果搞出了一流;用规范搞中国经济分析,结果搞出了痞子“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19:49:50
二楼所举例子实在是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20:11:19
呵呵。二楼见地很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20:41:39
美国管理学会有两本杂志,AMR主要刊登理论性文章,AMJ主要刊登实证论文。国内理论搞不起来,其实也与国内学者理论水平有限有关,很难有什么重要的理论突破。其实整个中国现在的学术氛围,让搞研究的很难沉下心来搞些创新。

就我所在的微观组织行为领域而言,也只能主要靠实证。我最近有深切的体会:通过理论推导构建的很多理论模型,最终只要少数几个获得了实际数据的支持。所以很多时候,“理论上说得通”,但可能跟实际并不相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7 13:28:19
理论上说得通”,但可能跟实际并不相符。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2327261
这种现象是常见的,但未必说明那个理论就不成立,因为你所说的实际是个宽泛的概念,可能被许多随机,偶然事件所隐蔽,马克思的价值规律难道有那么符合实际吗?还不是需要做大样本的观察和一些必要的近似才能得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