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发表SCI文章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单位衡量个人科研能力的权威标准,对个人职称晋升等帮助很大。要写出好的SCI文章,就需要懂得科研高手的三要素。
一 高效的文献检索和文献管理能力
首先,对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学生来说,要熟练掌握Pubmed,web of knowledge,google scholar三个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然后,要学会EndNote(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最后,要学会RSS(网址管理工具),pdf工具。这些工具以及教程大家可以在网上下到,要注意甄别,网上资源良莠不齐,大家可以去纳米盘,小木虫上下,如果觉得难以找到齐全的资料,也可以淘宝上搜索科研手册及工具。
二 较好的英文写作能力
这里的英文写作能力跟你写四六级作文不同,是指专业的英文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了?
1.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三 专业素养
这一部分是最难的,但只要你持之以恒,一定可以有很大的成就。专业不同,方法也不同。
1. 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nobel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
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 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 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关注楼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