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20-11-3 10:07 
剩余价值的转形,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无法实现劳动价值论的说明,只要这个剩余价值的转形是成立的,我们 ...
叶问大哥他都是乱扯,他望文生义,还辞不达意。
其实,价值转形,就是价值到价钱的转形,就是从劳动量到货币量的转形。这涉及劳动价值论的基础理论问题。
价值转形,就是价值到价钱的转形,就是从劳动量到货币量的转形。
货币,价钱,都是价值的转化形式,都是劳动的转化形式。但是,货币是货币,价钱是一些货币,而价值是一些劳动,
这都是不同的东西,量纲单位也不同,数值也不同。
一条牛,等于几斤粮?一次剃头,等于几斤打铁?一块钱的钞票,1人天的劳动,哪跟哪?风马牛不相及。
现实当中,价格由供求决定,被人们选定,
行情可以瞬息万变。
早上一块钱一斤,中午三块钱一斤,晚上一分钱一斤。今年一个样,明年大不同。
行业之间也有无数差异。芯片行业1万人,1万人年劳动,年产值一千万亿。茶叶蛋行业100万人,100万人年劳动,年产值才一亿元。
马克思说,总的价值=总的价格。但是,这一点本来就需要反复的论证,不能直接作为不言而喻的前提。
当然,如果总的价值=总的价格,那么,价值转形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价值转形也肯定就成立。
那么马克思当然也有博大繁盛的详细论证,但是,是采用了思辨语言的方式。
这些都可以简化。
马克思说,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从而可得:个别劳动量=个别产品量,任一劳动量=任意价钱量。
换成马克思的术语来说,就是:在生产和交换中,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交换价格量=交换价值量,总劳动=总劳动。
这也就是说,所谓价值转形,当然成立,必然成立,都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