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朋友比尔曾说,中国家长只重视智商培养,而智商对人的影响只占20%,其它80%是由情商和财商决定的。受他的影响,我很重视女儿的财商开发,也重视情商培养。我经常鼓励女儿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校开运动会时就给她100元零用钱,让她拿50元去帮助别人。
女儿刚上高中时对我有意见,认为我只关心公司而不关心她。家长会我一次也没去,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就别说接送她上下学了。她还说,有同学背地里议论她来自单亲家庭。我这样告诉她,成功者的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我特意抽时间陪她参加了校运会,是坐出租车去的,学校门前停了许多豪华车,都是送孩子的。我们从那些车旁边走过,女儿既不羡慕也没有一点自卑。晚上女儿将剩下的50元交给我,揶揄道:“同学们的零用钱比我多多了。我是班里带钱最少的。”我哑然,一场运动会竟然变质为财富较量会!联想到白天在学校看到那些开车送孩子、万般呵护孩子的家长,我不禁想:他们这样做,对孩子到底是爱还是害?
2003年5月,高考进入倒计时,女儿因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陷入了焦虑。我告诉她,我为她联系了几所国外大学,其中汉城大学已回信同意录取。女儿欣喜若狂,一把搂住我的脖子亲个不停。我又告诉她:打仗要把自己置于死地,教育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女儿彻底卸去心理包袱,在考场上发挥超常,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外语系。
2006年,女儿念大生,老师推荐她参加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互换留学生的竞选。考试的前一天,我怕她紧张打电话给她做思想工作,岂料她正在网球场打球。那一刻我就知道,她一定会胜出的。面试那天,女儿一口流利的英语把美国考官震住了,考官问她在美国学习了几年?她说她没去过美国,英语是在中国学的。后来教官惊讶:她思维严谨周密、视角独特新颖、应变能力敏捷,哪象是大三学生,分明是受过MBA训练的高材生!女儿凭自身的高素质征服了在场的9名考官,成为狄克森州立大学文化传播系的学生。
接到女儿的报捷电话,我兴奋得从大班椅上跳起来。我这位在商场身经百战的老将,从来象现在这样骄傲而自豪。这份捷报正式宣告:我这个家庭CEO自创MBA教女方案,在家人阻挠、朋友怀疑中历经曲折,终于见到成效。在中西合璧教育理念下成长的女儿,现在就要飞跃太平洋,亲身感受西方文化之精华,我相信,她一定会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