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20-11-10 17:48 
问题在于“凝结”是在生产领域中,抑或是在交换过程中经过“化为”以后才有“凝结”!
----------
不要 ...
我早已表明:“这并不是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定义!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商品价值要用“
凝结”在商品中的全社会统一的有效劳动来衡量、表现。”我在前面几帖中的解读,都是为这个解读铺路的!由于我的电脑水平限制,我不会搞什么链接,或参见XX帖子第几楼,也为了让根本就没有时间阅读《资本论》等马克思著作的快餐式的年轻网友们能够迅速了解马克思的观点原文,我愿意不厌其烦的再引用马克思的原文:
“……作为
交换价值,商品总是仅仅
从结果的观点上被考察。”[13,25—26]
请注意,商品价值是从交换“
结果的观点上被考察”!
“个别商品从使用价值的观点看来原来表现为独立的物,作为
交换价值却一开始就是在它同一切其它商品的
关系中被考察的。”[13,31]
“任何生产者,不管是从事工业,还是从事农业,
孤立地看,都不生产价值和商品。他的产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才成为价值和商品。”[25,719]
请注意,如果从出发点考察,“
孤立地看,都不生产价值和商品”!
“劳动产品只是在它们的
交换中,
才取得一种社会等同的价值对象性”。[23,90]
马克思本人就常常将价值一词也用来指一定量的
价值即价值量:“‘价值’一词在这里是用来指一定量的价值即价值量,前面有的地方已经这样用过。”[23,68注(19)]
马克思说:“实际上
价值只不过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它的物的表现,……人们同他们的相互生产活动的关系。”[26(Ⅲ),159]“商品价值”不是物(商品体)自身内的某种不变的“凝结”的“实体”范畴或“属性”范畴。
马克思明确反对把商品价值看作是物的属性的作法。他指出:“把价值变为某种绝对的东西,变为‘物的属性’,而不是把它仅仅看成某种相对的东西,看成物和社会劳动的关系,看成物和以私人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劳动的关系,在这种社会劳动中,物不是作为独立的东西,而只是作为社会生产的表现被规定的。”(26(Ⅲ),139—140)
“商品作为
价值是社会的量,因而,和它们作为‘物’的‘属性’是绝对不同的。商品作为价值只是代表人们在其生产活动中的关系。
价值确实包含交换,但是这种交换是人们之间物的交换;这种交换
同物本身是绝对无关的。……‘价值’概念的确是以产品的‘交换’为前提的。……产品作为商品的交换,是劳动的交换以及每个人的劳动对其他人的劳动的依存性的一定形式,是社会劳动或者说社会生产的一定方式。” [26(Ⅲ),139]
“表现在交换价值中的劳动是以分散的个人劳动为前提的。这种劳动要通过它采取与自身直接对立的形式,即抽象一般性的形式,
才变成社会劳动。”[13,22]
“要按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交换价值,就必须把不同的劳动
化为无差别的、同样的、简单的劳动,简言之,即
化为质上相同因而只有量的差别的劳动。”[13,18]
“各种劳动
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23,58]
“……就
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
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23,59]
……
没有“
化为”的过程,哪有“
凝结”?而且说的
都是价值量!绝不是什么价值定义!这就是我的另类解读!敬请网友们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