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29 1
2011-01-25
1.微观考题有大量数学化的倾向。这可以很明显从题型的变化上看出来,尤其是2000年的考题,体现的最为明显。更多的让考生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经济学的问题。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这一点。要把思路稍微调整一下,正如我前面所讲,这其实确实顺应了向国际化看齐的趋势。因为,大家可能不知道,国外的经济学的研究生要学很多很多的数学知识,所以没有好的数学知识,往后的经济学是没有办法学好的。你们一定要多多想想出题老师的一些出题的宗旨和意图,这非常重要!  2.在学习微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多做些习题。本人就曾经吃过这种亏,所以,特别告戒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光看书是不够的,在弄懂了书上所说的经济学含义之后,一定要把那些涉及到数学的技术细节搞的很清楚。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明白了它在说什么了就完事大吉了,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这一点其实是在复习每一科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再这里提出来只不过想告诉大家,微观更是这样。有人已经在这方面犯了错误,也希望大家不要犯了!如果有人在题目方面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我一定即时给大家解答!
  3.在选择书籍方面是很有”学问“的。
  首先,相信同学们已经都已看过了朱善利老师的那本《微观经济学》了吧。(没看过的同学可要加把劲呦!)这本书是比较经典的一本,有好多同学就是通过这一本书在微观上那了高分的。其实,这本书几乎是平狄克.鲁宾费尔德的书上中译版,所以,不妨好好看一下平.鲁那本《微观经济学》(人大出版社),书上的习题要好好做一下呦!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的!
  其次,还有一本被很多考生忽略的一本书是周惠中的<微观经济学>(周惠中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老师 此书是易纲和海闻老师主编的那一套丛书中的一本).这一本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很简单一个原因,近两年来 每年都有一道考题出与此书,原封不动,一模一样.偶然乎?必然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20 20:20:02
这是经验介绍啊,不是公式和函数构成的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