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31日
牛市已現﹐可久持乎?
就像心急卻笨手笨腳的少年一樣﹐交易員們這些天來似乎總在等待一支慢節奏的舞曲領自己邁進舞池。所以﹐當上週五公佈了弱於預期的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後﹐股票投資者們隨即將之當成了重入股市的契機。
美國政府的初步數據顯示﹐第二季度GDP折合年率增長了2.5%﹐大大低於經濟學家們普遍預期的3.2%。這促使投資大眾得出結論: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已慢到足以使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停止加息的地步──我們終於在GDP數據中見到了利率上調和油價高漲的滯後影響了。
華爾街投資者總在希望著Fed再加息一次便會歇手﹐一旦公佈的經濟數據中顯現出蛛絲馬跡﹐這種希望便會被點燃。在過去的一年中﹐這種“再一而終”的期望也曾好幾次推動股市出現大幅反彈。像我們反復提到的那樣﹐人們一直堅定地認為﹐Fed停止加息之日﹐便是股市起飛之時。但歷史經驗表明﹐情況往往是恰恰相反。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上週五躍升1.1%至11,219點。該指數上週全週累計上漲362點﹐升幅達到3.2%﹐是它一年多來表現最好的一週。由此看來﹐“再一而終”或許也還欠妥﹐倒不如說“無一而終”更為合適﹐也就是說Fed或已就此罷手﹐連下一次都沒有了。從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的行情看﹐市場人士認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在其8月8日下一次會議上決定繼續加息的可能性遠低於50%。
標準普爾500指數上週上漲了3.1%至1278點﹐這是該指數2004年11月以來表現最佳的一週﹐而最近一貫表現滯後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也上漲了3.7%﹐達到2094點。這是它今年第一週以來單週漲幅最大的一週。與此同時﹐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跌至5%以下﹐為4.99%。
但股市的這一大幅上漲真的全都是市場對經濟增長放緩所作出的樂觀反應所致嗎?
當然﹐當對市場的動向進行猜測時﹐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為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雖然疲弱的GDP數據公佈時股市中正彌漫著濃厚的短期看跌人氣﹐但股市的突然上揚將這種負面人氣一掃而空﹐因為在這種上揚行情中﹐任何消息都可以被看作是對股市有利的。
不過﹐假使出現另外一種情況﹐比如﹐如果市場因上週五的GDP數據而大跌﹐我們在同樣的報告(其中一些正是我們寫的)中聽到和看到的就會是﹐工資漲幅高於預期﹐或消費物價指數的明顯上升導致了股市的下挫。
正如上週所指出的那樣﹐從另一個角度看﹐ 部分人氣指標正在接近去年10月份時的水平──當時正是因恐慌而買進的好時機。
標準的投資者調查一直抬高了投資者看跌市場的程度。(至少按當前市場週期的標準而言是抬高了。)判斷風險承受能力的眾多類股──如科技類股和小型股──一直是下跌的領頭羊。Rydex Electronics基金中的資產達到了多年來的最低水平之一。市場中許多追求短線機會的小投資者都將該基金視為判斷半導體類股表現的主要參考依據。而大投機者(對沖基金)對Nasdaq 100指數期貨的賣空頭寸更大﹐上週五它們無疑蒙受了損失。
美國投資公司學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美國國內的股票共同基金連續4週出現了資金的淨流出﹐此前在6月份就有80億美元資金流出了股票共同基金。與此同時﹐Thomson Financial的數據也顯示﹐公司內部人士中賣出和買進的交易額比率上週為6比1。這也接近了5月底至6月中旬幾週的水平﹐由此可見﹐股市立即出現升勢是沒有保證的﹐但股市的下跌動力將會衰竭卻有跡可尋。
任何專業投資者都可能會將這個統計指標根據自己的胃口進行裁減和解讀。據說﹐由於標準普爾指數從5月份的高點最多僅下跌了8%﹐對基金經理的抱怨和反感相當強烈。
普通股票的跌幅高於基準指數。權重相同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了近10%。小型股羅素2000指數從高點到近期的低點共下跌了15%左右。而小型股一直是追求績效的基金經理和個人投資者雲集的場所。
現在的問題在於﹐上週3%的漲幅是否足以掃去此次反彈前低迷的市場人氣。在上週的漲勢中﹐標準普爾指數僅僅是回到了7月3日觸及的1280點的水平﹐技術分析師將其視為5月底下跌以來幾次反彈的頂部區域﹐因此很難看出市場人氣會因此出現明顯的改變。
在這種情況下﹐股指幾個月來的波動區間不會發生變化。
Michael Santoli
(本文譯自《巴倫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