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1-2-1 11:25:27
零打碎敲搞科研是可行的。我们不能指望花30年时间弄出一部旷世巨著出来,否则在此之前早就饿死了。翻译国外著作介绍到中国来介绍也是可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1:39:54
求职招聘    在线投稿

经管百科    三人行网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
零打碎敲搞科研是可行的。我们不能指望花30年时间弄出一部旷世巨著出来,否则在此之前早就饿死了。翻译国外著作介绍到中国来介绍也是可行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29050

两天翻译一篇你信么,嘻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1:42:17
根据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该陈姓作者产量很大且确有一稿多发的情况存在。产量大的原因很多,比如作者写作能力和欲望超强,比如有一个或数个团队支撑,比如发稿公关能力超强,等等;一稿多发原因也很多,刊物应负主要责任。所以,这些情况从作者本人的角度来看,都无可厚非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29050

这话说得看似有道理,实则大而化之。试想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一稿多发(甚至8发),他能不是故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2:54:31
qhdeconomy 发表于 2011-2-1 11:14
我们真正关心的是,稿件的内容如何,有无真知灼见,独创性怎样,学术价值或实践价值如何。如果每篇稿件上述几方面表现良好,岂不是稿件越多越好吗?
啥智力水平呀
一个人能写十几个不同领域的论文,平均两天1篇,又都是投一些垃圾刊物
你说能有学术价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3:48:53
61# qhdeconomy

第一,如果是翻译,那稿子要写清楚是翻译。。。翻译书籍,署名叫编译,不能叫作者。

第二,这个效率。。。翻译也要时间和校对的。两天翻译一篇论文,实在是难以做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7:13:09
第一,如果是翻译,那稿子要写清楚是翻译。。。翻译书籍,署名叫编译,不能叫作者。

第二,这个效率。。。翻译也要时间和校对的。两天翻译一篇论文,实在是难以做到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2905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7:13:39
翻译也要求语言能力过硬的,不是胡翻译,乱翻译,望文生义的翻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7:14:00
翻译也要求语言能力过硬的,不是胡翻译,乱翻译,望文生义的翻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7:14:55
翻译也要求语言能力过硬的,不是胡翻译,乱翻译,望文生义的翻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7:16:02
另外,翻译必须指出原作到底是哪一个,如果网络,必须注明网络的更新版本,而不是从中国人翻译的抄过来,然后把老外的参考文献写上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3 20:34:17
给陈教授拜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1 11:11:48
牛人也,不得不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4 17:29:36
确实很牛的人啊,为什么这样呢
制度、体制问题吧
要不然估计他也不愿意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4 18:59:27
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太牛了,一年出来那么多论文,估计几天就要出一篇论文啊!
偶的神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4 21:47:37
不管怎么说,陈教授还是很努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09:34:32
牛逼  平均2天又2个小时就发一篇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10:00:41
无端狡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将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归结为制度使然,玷污了学术研究、玷污了学者称谓,如果他也能算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10:53: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14:00:27
nb,太牛,中国学术第一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15:26:49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在群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18:04:21
nb,太牛,中国学术第一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8&from^^uid=1329

天津社科院是中国学术第一重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19:19:07
一年153篇文章,平均两天多一篇,天天写,不吃饭,不睡觉也完不成,陈柳钦,你们单位按文章篇数发工资吧,多少钱一篇,高的话,我也调你们那里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22:36:59
关键都是些垃圾杂志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15:20:51
该牛人一稿多投太多,建议封杀此道德败坏者,维护学术界的良好氛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21:13:3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23:29:32
全部是垃圾期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00:40:58
问题太严重了吧,还没有引起重视吗?太逍遥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07:23:00
关于表彰2010年度获得“业绩突出奖”和“超额津贴奖”人员的决定
                                (2010年10月26日第15次院长办公会议通过)
根据《天津社会科学院科研人员年度“超额津贴奖”和“业绩突出奖”奖励试行办法》(2005年2月21日第一次院长办公会议通过)的规定,经2010年10月  26日第15次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对下列获奖人员予以表彰:
2010年度“业绩突出奖”获奖人员(9名):
陈柳钦 王 琳 牛桂敏 雷 鸣 刘晓梅 杨义芹  田庆立 孙爱霞 刘 娜
2010年度“超额津贴奖”(150%)
获奖人员(31名)
陈柳钦 王 琳 牛桂敏 王爱兰 关 颖 雷 鸣  刘晓梅 杨义芹 蔡玉胜
程永明 王伟凯 唐茂华 王光荣 刘曙辉 姜胜洪  汪 洁 石森昌 田庆立
孙爱霞 刘 娜 杨玉秀 李进超 万鲁建 乌兰图雅 苗 伟 刘志松 于家琦
王 丽 屠凤娜 时世平 于 阳
2010年度“超额津贴奖”(120%)
获奖人员(16名)
张利民 孙明华 卢 卫 闫立飞 张大为 田 力  王小波 林 竹 陈 滢
田香兰 张 品 李宝芳 罗瑞芳 张新宇 高 峰  王士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07:25:23
陈老师确实发表论文的能力确实很强,虽然许多论文并不是核心期刊。但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指责陈老师,如果错,那也是制度的错。不管怎么说,陈老师的科研能力还是非常强的,我们应理性的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07:26:44
89# yindh

大家都这么干,谁去做原创的工作?谁又踏踏实实把中国的问题解决好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