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oo 发表于 2011-1-28 09:46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中就有“两个”利率,IS方程中的是真实利率,是该经济体把产出作为投资带来的回报,这种设定,是建模型的人认为,影响人们投资多少的,是实物度量的收益率,而不是货币度量的收益率。投资在行为上取决于真实利率,并不意味着这个真实利率不受名义利率的影响。比如,如果一个经济体中,不同投资个体的异质性比较大,他们必须通货货币来购买投资品,其投资规模受此约束,如果借贷畅通,那么他们之间相互借贷的利率可能是以名义利率的方式规定,此时真实利率就会受此名义利率的影响。你当然可以构建一个另类的IS方程,其中,人们投资主要考虑的是名义利率,如果你有足够的理由,你的模型也会成功流行。这里顺便说一下,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封闭经济下的个人之间的债券或者股票的买卖不算宏观中的“投资”,道理很简单,就是A买了B的股票,A有正的投资,B却是负的投资,整个宏观上,当加总的时候,正负抵消。但对个人A来说,他买股票,当然算作他的个人投资(除非你对“投资”两个字规定的太死)。LM方程中的利率是名义利率,这主要是一般的经济中,债券(IS-LM模型中的“债券”是指所有非货币的金融资产,可以简单认为是现实所有债券、股票等的抽象)收益主要是以货币度量。在一个货币不支付利息的世界里,货币的名义收益率为零。广义上,你可以理解模型中货币的名义利率为零,但这没多大意思。这样IS-LM模型中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和债券就只有一个利率,即“债券”的名义收益率,用i表示。因为货币的收益率为零,债券相对于货币的收益率差额也就是i。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除了跟收入Y有关,还跟这个i有关(同样的,对债券的需求,也跟这个相对收益率i有关),i越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越少,对债券的需求越多,道理也很简单,人当然喜欢持有收益高的资产。通常的Cagan的货币需求实际上是Keynes货币需求的简化,即名义利率中的真实利率的变动忽略掉,收入的变动忽略掉,此时影响货币需求的就是通胀率。通胀越高(名义利率也越大),货币需求越少。
sungmoo 发表于 2011-1-28 10:19我想知道:IS与LM是如何画在同一坐标系中的?iooo 发表于 2011-1-28 09:46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中就有“两个”利率,IS方程中的是真实利率,是该经济体把产出作为投资带来的回报,这种设定,是建模型的人认为,影响人们投资多少的,是实物度量的收益率,而不是货币度量的收益率。投资在行为上取决于真实利率,并不意味着这个真实利率不受名义利率的影响。比如,如果一个经济体中,不同投资个体的异质性比较大,他们必须通货货币来购买投资品,其投资规模受此约束,如果借贷畅通,那么他们之间相互借贷的利率可能是以名义利率的方式规定,此时真实利率就会受此名义利率的影响。你当然可以构建一个另类的IS方程,其中,人们投资主要考虑的是名义利率,如果你有足够的理由,你的模型也会成功流行。这里顺便说一下,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封闭经济下的个人之间的债券或者股票的买卖不算宏观中的“投资”,道理很简单,就是A买了B的股票,A有正的投资,B却是负的投资,整个宏观上,当加总的时候,正负抵消。但对个人A来说,他买股票,当然算作他的个人投资(除非你对“投资”两个字规定的太死)。LM方程中的利率是名义利率,这主要是一般的经济中,债券(IS-LM模型中的“债券”是指所有非货币的金融资产,可以简单认为是现实所有债券、股票等的抽象)收益主要是以货币度量。在一个货币不支付利息的世界里,货币的名义收益率为零。广义上,你可以理解模型中货币的名义利率为零,但这没多大意思。这样IS-LM模型中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和债券就只有一个利率,即“债券”的名义收益率,用i表示。因为货币的收益率为零,债券相对于货币的收益率差额也就是i。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除了跟收入Y有关,还跟这个i有关(同样的,对债券的需求,也跟这个相对收益率i有关),i越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越少,对债券的需求越多,道理也很简单,人当然喜欢持有收益高的资产。通常的Cagan的货币需求实际上是Keynes货币需求的简化,即名义利率中的真实利率的变动忽略掉,收入的变动忽略掉,此时影响货币需求的就是通胀率。通胀越高(名义利率也越大),货币需求越少。
iooo 发表于 2011-1-28 09:46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中就有“两个”利率,IS方程中的是真实利率,是该经济体把产出作为投资带来的回报,这种设定,是建模型的人认为,影响人们投资多少的,是实物度量的收益率,而不是货币度量的收益率。投资在行为上取决于真实利率,并不意味着这个真实利率不受名义利率的影响。比如,如果一个经济体中,不同投资个体的异质性比较大,他们必须通货货币来购买投资品,其投资规模受此约束,如果借贷畅通,那么他们之间相互借贷的利率可能是以名义利率的方式规定,此时真实利率就会受此名义利率的影响。你当然可以构建一个另类的IS方程,其中,人们投资主要考虑的是名义利率,如果你有足够的理由,你的模型也会成功流行。这里顺便说一下,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封闭经济下的个人之间的债券或者股票的买卖不算宏观中的“投资”,道理很简单,就是A买了B的股票,A有正的投资,B却是负的投资,整个宏观上,当加总的时候,正负抵消。但对个人A来说,他买股票,当然算作他的个人投资(除非你对“投资”两个字规定的太死)。LM方程中的利率是名义利率,这主要是一般的经济中,债券(IS-LM模型中的“债券”是指所有非货币的金融资产,可以简单认为是现实所有债券、股票等的抽象)收益主要是以货币度量。在一个货币不支付利息的世界里,货币的名义收益率为零。广义上,你可以理解模型中货币的名义利率为零,但这没多大意思。这样IS-LM模型中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和债券就只有一个利率,即“债券”的名义收益率,用i表示。因为货币的收益率为零,债券相对于货币的收益率差额也就是i。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除了跟收入Y有关,还跟这个i有关(同样的,对债券的需求,也跟这个相对收益率i有关),i越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越少,对债券的需求越多,道理也很简单,人当然喜欢持有收益高的资产。通常的Cagan的货币需求实际上是Keynes货币需求的简化,即名义利率中的真实利率的变动忽略掉,收入的变动忽略掉,此时影响货币需求的就是通胀率。通胀越高(名义利率也越大),货币需求越少。
sungmoo 发表于 2011-1-28 10:26个人以为:M/P=l(y,r)这种写法,本身就在表明左边是“实际货币供给”,右边是“实际货币需求”。 【 是的,这种写法是施加了货币市场供求相等这个均衡条件】iooo 发表于 2011-1-28 09:46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中就有“两个”利率,IS方程中的是真实利率,是该经济体把产出作为投资带来的回报,这种设定,是建模型的人认为,影响人们投资多少的,是实物度量的收益率,而不是货币度量的收益率。投资在行为上取决于真实利率,并不意味着这个真实利率不受名义利率的影响。比如,如果一个经济体中,不同投资个体的异质性比较大,他们必须通货货币来购买投资品,其投资规模受此约束,如果借贷畅通,那么他们之间相互借贷的利率可能是以名义利率的方式规定,此时真实利率就会受此名义利率的影响。你当然可以构建一个另类的IS方程,其中,人们投资主要考虑的是名义利率,如果你有足够的理由,你的模型也会成功流行。这里顺便说一下,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封闭经济下的个人之间的债券或者股票的买卖不算宏观中的“投资”,道理很简单,就是A买了B的股票,A有正的投资,B却是负的投资,整个宏观上,当加总的时候,正负抵消。但对个人A来说,他买股票,当然算作他的个人投资(除非你对“投资”两个字规定的太死)。LM方程中的利率是名义利率,这主要是一般的经济中,债券(IS-LM模型中的“债券”是指所有非货币的金融资产,可以简单认为是现实所有债券、股票等的抽象)收益主要是以货币度量。在一个货币不支付利息的世界里,货币的名义收益率为零。广义上,你可以理解模型中货币的名义利率为零,但这没多大意思。这样IS-LM模型中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和债券就只有一个利率,即“债券”的名义收益率,用i表示。因为货币的收益率为零,债券相对于货币的收益率差额也就是i。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除了跟收入Y有关,还跟这个i有关(同样的,对债券的需求,也跟这个相对收益率i有关),i越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越少,对债券的需求越多,道理也很简单,人当然喜欢持有收益高的资产。通常的Cagan的货币需求实际上是Keynes货币需求的简化,即名义利率中的真实利率的变动忽略掉,收入的变动忽略掉,此时影响货币需求的就是通胀率。通胀越高(名义利率也越大),货币需求越少。
人们愿意持有多少“货币实际余额”,离不开实际的持有成本(机会成本),而不简单是名义成本。
sungmoo 发表于 2011-1-28 10:30退一步说,即使完全不存在任何通货膨胀的可能,这也无非等价于“名义利率恒等于实际利率”。iooo 发表于 2011-1-28 10:2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方式就是费雪方程:i=r+dp
不考虑价格变动的IS-LM模型中,i=r,纵轴是什么都一样;考虑非零通胀的IS-LM,如果纵轴坐标表示真实利率,那么通胀的变动将影响LM曲线的位置,但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反过来,如果纵轴坐标表示名义利率,那么通胀的变动将影响IS曲线的位置,但不影响LM曲线的位置。纵轴坐标表示什么,个人习惯,都可以。
这时,影响“实际货币需求”的,算作名义量还是实际量?
iooo 发表于 2011-1-28 10:34sungmoo 发表于 2011-1-28 10:30退一步说,即使完全不存在任何通货膨胀的可能,这也无非等价于“名义利率恒等于实际利率”。iooo 发表于 2011-1-28 10:2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方式就是费雪方程:i=r+dp
不考虑价格变动的IS-LM模型中,i=r,纵轴是什么都一样;考虑非零通胀的IS-LM,如果纵轴坐标表示真实利率,那么通胀的变动将影响LM曲线的位置,但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反过来,如果纵轴坐标表示名义利率,那么通胀的变动将影响IS曲线的位置,但不影响LM曲线的位置。纵轴坐标表示什么,个人习惯,都可以。
这时,影响“实际货币需求”的,算作名义量还是实际量?
【仍然是名义量,但它在数值上等于实际量。】
sungmoo 发表于 2011-1-28 10:39那么,如此说来(注意:这里的前提是,两者恒等),为什么不可以说实际量在影响实际货币需求呢?iooo 发表于 2011-1-28 10:34sungmoo 发表于 2011-1-28 10:30退一步说,即使完全不存在任何通货膨胀的可能,这也无非等价于“名义利率恒等于实际利率”。iooo 发表于 2011-1-28 10:2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方式就是费雪方程:i=r+dp
不考虑价格变动的IS-LM模型中,i=r,纵轴是什么都一样;考虑非零通胀的IS-LM,如果纵轴坐标表示真实利率,那么通胀的变动将影响LM曲线的位置,但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反过来,如果纵轴坐标表示名义利率,那么通胀的变动将影响IS曲线的位置,但不影响LM曲线的位置。纵轴坐标表示什么,个人习惯,都可以。
这时,影响“实际货币需求”的,算作名义量还是实际量?
【仍然是名义量,但它在数值上等于实际量。】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