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来银行家  
开 始GDP是估算得出的,真正统计上来的还是工农业产值那些硬指标。计委用的也是那个指标,那个时候的GDP主要作用还是用于中外经济比较,我们还是用国民 收入这些东西。就想我到美国,看到华氏温度都要换算成摄氏温度,心里才有谱。我们也是这样,家里用着国民收入,工农业产值啊这些指标,到了联合国群英会 时,就从怀里掏出个GDP数字和他们虚乎虚乎,比较比较。但长久了也不是个事,因为这根本是两个体系的东西,当时离文革不远,主席语录还都能背,其中之一 是说我们党是最讲认真的。所以总是估算不是个事, 所以到了92年,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迎来最大的一次变革,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采用联合国当时刚刚公布的SNA核算体系。
92年1月, 国务院通过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 也称中国新核算体系. 92年8月公布实施通知, 从此开始了正式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核算并开始编制经济循环帐户和资产负债表,废弃了应用多年的MPS体系。
俗话说的好,当官的一句话,当兵的跑断腿。80年代已经建立的各种计量经济模型原来是依赖MPS体系的来预测国民收入的。由于从MPS转向到SNA体系, 所以当时各单位已有的计量经济模型都需要重新修订, 实际上就是重新编制. 在我们单位就是我承担了这个任务。
MPS和SNA的区别很多, 归根到底还是归因于计划经济体系和西方市场经济体系的思想差别. 计划经济只承认物质生产, 不承认非物质生产创造的价值。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商品交换不产生价值, 你想啊, 连商品交换都不产生价值, 那法律, 医疗, 教育, 金融, 保险, 科学研究, 公众服务, 社会服务这些服务业产出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连商品都不能算, 在MPS体系下那还有什么经济含义。从这点上看,我们看历史时也不能太难为古人,马克思年代即使是英国,社会服务也很还不发达,正经服务业,大概也就是餐 饮,娱乐届一些娼妓,加上伦敦股票交易所那帮吸血鬼,大概也就这些。马克思从中确实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在马克思理论上发展起来的MPS也不可能包含 那些非物质生产。
MPS认为只有物质生产才创造价值, 社会产品是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劳动的有用成果,非物质生产部门如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公共事业、住宅管理、生活旅游等部门提供的各种服务,是没有经过人类劳 动过滤的物质资源,或虽然经过人类劳动,但却是无效成果的废品、废料,或是家庭的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都不算是社会产品,不计入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总量。 从使用价值来看社会产品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三大部门的产品构成;从价值来说,社会产品由产品进入消费领域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决定,必须把商业与货物 运输部门的增加值计算进占。因此,社会产品的范围不仅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三大部门,同时也包括商业和运输等部门的活动成果.
而西方的SNA体系, 则包含各种经济活动, 基本只要是和钱有关的东西都想包含在内。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诚不我欺啊。
【原创】闲谈GDP (3)- MPS和SNA的区别  32 老广 2006-11-12 15:59:35
这 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变发展和内在哲学,个人感觉恐怕也和历史有关。西方欧洲各国之间竞争激烈, 你要生存就要强国, 就要有实力. 而为了增强国力就需要不则手段敛财. 所以凡是经济活动都会有税务官盯着, 偷税不易. 交了税, 这个钱也就算从了良了, 怎么也要给个名目吧, 所以也都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里去了。
苏联和中国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经济落后国家, 粗放式经济, 自然着重于物质生产而轻非物质生产. 在加上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和集权**的现实自然就更偏重于物质, 所以产生的经济核算体系也偏重物质生产.
在中国人看来, 也是MPS更附和中国的欣赏习惯. 历代封建帝王都是重农主义,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所谓”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后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以及其后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另一本–工业. 所以才有钢铁元帅升帐, 以钢为纲之类的东东出来. 这个不过是把过去帝王时代的以农为本, 改为以工农为本. 从这个背景来看MPS与中国, 简直是天作之合. 此种思想贻害甚远, 中国始终没有完全克服, 现在在每个人脑袋中都还有或多或少的残留。
开了这个帖子,就要防备有人拿经济学家吃过的屎来砸我,所以撑个小伞先,经济学家吃的屎在MPS体系里是显然统计不进去的,因为实在没有使用价值。但在 SNA体系,如果被收税官缠上了,到有可能,因为有金钱活动吗,所以先交税上来, 所以如果真的有经济学家吃过的屎的话,而且计入GDP, 那他也应该交税先了,估计30%吧。要交了税,当然计入GDP也无可非厚啊。当然这是玩笑了,真正的SNA核算体系是很严肃的,没有科目是计不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