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1013 1
2011-01-31
经济学入侵

        我们的故事要从1776年说起。
        就在大西洋彼岸,一个新的国家在炮火中成立的时候,在大西洋这边,苏格兰的草原的小屋里,一个婴儿诞生了。不错,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
        小孩的爸爸叫斯密—亚当·斯密,一个格拉斯科大学的老师。当然,后来孩子出名了,很多人都说孩子不是斯密的,而是柏拉图、色诺芬或者是阿奎那的。不过至少,在出身证上,孩子的父亲是斯密。母亲那栏呢?一直空着,因为斯密他一辈子没有结婚。
         孩子名叫波利提克·埃克诺米克,一个漂亮的希腊人的名字,下面我们就叫他小埃克好了。
        小埃克出生那会儿,英伦半岛的生活条件很是宽裕,因此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爸爸告诉他,埃克长大后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能帮周围的人解决很多稀缺性的问题。还有一次,爸爸神秘地对小埃克说:“你身上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会在以后帮你大忙。”
        在启蒙时代,小埃克就发现,爸爸的话的确很有道理。他那些关于英伦乃至欧陆产业增长和商业发展的论述,看起来总是对的。因此,大家都相信他的话。
        于是我们的小埃克不断成长,到了1817年,是该上小学的时候了。学校里教他课的老师叫大卫·李嘉图,是个犹太生意人,很会赚钱,有人说他在英法拿破仑战争中大赚了一笔。李嘉图老师有些自负,总是说埃克爸爸的坏话,和同事马尔萨斯的关系也不太好。不管怎么说,李嘉图老师的学识的确丰富,教给小埃克很多关于税收理论的知识。
        可惜的是,李嘉图老师在1823年就过世了。没有了老师,小埃克只得停止了学校的课程,前往欧洲大陆游学。在瑞士洛桑,他认识了大胡子瓦尔拉斯,学习了很多数学方法,大胡子还慷慨地和埃克分享了“最后一单位”的秘密;在奥地利维也纳,他结识了律师门格尔,门格尔告诉埃克:自己需要的才是有用的。
        到19世纪末,大概是1890年的时候,小埃克回到英国,来到剑桥上高中。班主任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一个纯粹的天才,别人都这么说,小埃克也这么想。课堂上,马歇尔老师讲授了局部均衡、弹性、累进税、购买力平价等一系列的概念,使小埃克受益匪浅。
        马歇尔老师有个得意门生,叫凯恩斯,是搞宏观理论的。于是高中毕业后,小埃克就跟着凯恩斯搞研究,在当时反响很大。以至于世人都说,小埃克、心理学和相对论(弗洛伊德的女儿和爱因斯坦的孩子)是二十世纪最厉害的三个人。
        然而,幸福的时光是短暂的,战争打响了。为了避难,小埃克不舍地离开了自己成长的土地,前往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20世纪中叶的时候,小埃克想要上大学。虽然自己已经很出名了,但毕竟没有大学学位,实在不甘心。那时候,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在瑞典,叫诺贝尔大学(有个分校区在挪威)。从1901年学校成立以来,只招收了5个学生,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和平。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三个人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在一起互通有无,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讨论问题;文学则是个感情丰富的青年,最爱翘课去周游世界,甚至连58年和64年的学校年会都没参加;和平呢,是个典型的西方贵族,其它同学都不喜欢他高高在上、故作恩义的样子。
        当小埃克向诺贝尔大学递交申请的时候,约是在1968年吧,学校内部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文学和和平都没发表什么意见(因为那一年,文学远在东方的日本度假,一个叫雪国的地方;而和平则一贯发扬他“亲善”的风格)。物理、化学和医学,三个人联名反对,他们认为,小埃克就是个不学无术的骗子,老想运用些高深的数理方法去研究不着边际的东西,而那些东西根本称不上真理。最重要的是,他们三人有个共同的祖先,叫赛恩斯,是高贵的名门。赛恩斯的爸爸是费洛索菲,妈妈是麦斯·麦提克,俩个绝世的天才。赛恩斯从小就继承了父母优越的血统,用他各种的才华解释世界。而小埃克,显然不是赛恩斯的后裔。
        在辩论大会上,小埃克坚持自己是赛恩斯的远亲,并且指出了化学和医学两个人的逻辑是不完全归纳。于是最后,大家终于还是接受了小埃克,他成为了诺贝尔大学里的第六个学生。
        小埃克勤奋好学,不满足于学校的学习,有时还去菲尔兹大学旁听些高深的课。于是他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还建立一套纯理性的分析方法。不过令他郁闷的是,他永远无法分析出文学到底在做什么,在他看来,文学简直是不可理喻的非理性。
        1975年初,小埃克邂逅了心理学,也就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她智慧而充满灵性,使用着和小埃克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她告诉小埃克,不是所有人都是他想象的那样功利。心理学的话,对于小埃克是极大的启发,他觉得是审视自己内心的时候了。
        之后几十年里,他和心理学亦师亦友,时常讨论关于人性的话题。他发现他开始了解文学了。2002年,在大学年会上,他宣读了一篇关于不确定状态下决策的文章,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当时心理学作为嘉宾,在台下向他微笑。
        21世纪以来,周围的世界又在发生着各式的变化。小埃克知道,自己的梦还很远、路还很长,他依然清晰地记得爸爸斯密跟他说,要去帮助大家解决稀缺性的问题。
         该怎样去走,小埃克也不清楚。但他知道的是,无论如何,总要无愧于心。就像凯恩斯老师教他的“在长期,我们都死了。”一天唯短暂。
         小埃克决心,在一个又一个的短期里,做最好的自己。

                                                                                                                                      2010.12.3
                                                                                                                                     初冬的清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4 11:05:28
这个书名很给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