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51 1
2006-08-02
中国的能耗不降反升,中央加大力度决心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
我想我们能不能模仿东京议定书的方式来建立各省之间的内部市场呢?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例如发给各省排放量的指标,可以超额完成减排的省将自己多余的额度卖给不能完成目标的省份。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共同发展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2 14:24:00
仅仅向各省分解指标是远远不够的。主要工作在政策法规与与管理方面。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不强,同时节能法制不健全,执法主体不明确,惩戒乏力;二是节能投入不足,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三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四是节能管理队伍建设、统计和计量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