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176 0
2011-01-31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24日文章】题:中国的下一次疯狂购物:收购外国企业(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    自2007年以来,中国买家——不论是国营、私营还是两者之间——收购了国外的400家企业。收购的范围非常之广:有澳大利亚、越南和南非的采矿企业;有非洲和中东的油气企业;有欧洲的银行、金融服务和保险企业;还有美国的电子、电信和实验室检测企业。总共花了多少钱?860亿美元。
    中国过去这几年的收购行动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的收购规模较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在2007年之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对外投资都是购买美国国债,此外购买少量的欧元和日元债券。中国目前持有超过1.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及其他资产,此外还有1万亿美元的非美国国债。
    中国过去并没有加入收购外国企业的行列。情况目前已经发生变化,而且我预计,中国的收购规模在未来五年将至少翻一番,或许在2020年之前会翻两番。
    我这么预计是出于三个主要原因。首先,中国国内的储蓄率非常高——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只要这一比率略微高于中国的国内投资率(大约占GDP的35%),中国就会拥有大量的全球贸易顺差,不论人民币汇率如何波动。这些顺差,加上中国从其他来源获得的净收入, 每年将创造出3000亿至350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盈余。这些钱将成为收购外国企业的现成资金来源。
    第二,中国转移了其投资重点,不再一味地购买美国国债。尽管中国将继续投资于此类资产,但投资规模要比过去小很多。中国目前希望加强人民币作为一种潜在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因此中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从而支持了美元。这样一来,中国将利用其盈余收购外国企业。
    第三个或许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收购拥有以下特点的企业对北京是有好处的:拥有大量自然资源的企业、高科技或新兴科技企业以及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并与其他金融机构有密切联系的企业。由于经济衰退,这些企业或许可以用比平时低的价格收购下来。
    如果我的预测是准确的,那么这将给中国和全球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对外,中国将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上更加活跃、更具影响力的参与者。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可以运用其金融影响力成功挑战来自其他主要国家的竞争对手。这种竞争将帮助中国更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
    中国的对外收购对中国国内也有影响。被收购的外国企业的管理经验或许会对中国的企业管理产生好的影响。更细致的管理方法——比如独立审计和透明的管理层收入——很可能会得到中国证监会的青睐,但也可能会遭到管理人员的抵制。然而,假如中国企业普遍采取更先进的管理方法,这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