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罡
笔者在3月19日的《中国能否影响美元汇率?》一文中曾预测说,随着美联储在大规模收购美元资产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人,中国政府影响美元汇率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大。依笔者推测,中国这一影响力会在美联储未来释放美元资产时明确体现出来。或许正是迫不及待地要测试一下这种影响力,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接连两天将矛头对准了美元,力主用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取代美元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毫不隐讳地对美元的王者地位投了反对票。
中国对美刀(一些中国人对美元的昵称)的此番锋利测试结果如何?目前看来喜忧参半。喜的是,美国政界的最重量级人物纷纷对周小川的观点作出了及时回应。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说,他对美元强势抱有信心,称美元当前特别坚挺,没必要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美联储主席贝南克和美国财长盖特纳周二也对新创国际储备货币的想法表示了批评态度。这表明,在美国人底气普遍不足的时下,中国此次压力测试已对美国决策层产生了心理影响。
忧的是,纽约汇市周二收盘时,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程度的下降,美元兑欧元和日圆汇率也从近期跌至的低点反弹,这说明周小川的言论并未对美元的避险货币地位产生任何影响,在投资者心目中美元仍是世界上“最硬”的货币。如果中国真准备在20国集团峰会上抛出取消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议题,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因为市场反应表明投资者并不担心被美元坑骗,因此中国提出这一动议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虚伪。
白宫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负责人沃尔克就持此观点。他在《华尔街日报》主办的“金融创新之未来”会议上说,中国持有美元储备是因为它选择了购买美元。谁会拼命买一种它高度担心其安全性的东西呢?
总之,如果中国是想向美国撒娇,此番对美元的锋利测试应该说达到了目的;如果是想向美国讨青春损失补偿费,恐怕还得想些更“毒”的招数才行。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