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王爱生与人合伙创建了烟台龙源双强电力技术公司,王爱生出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在这个公司的开发技术方向与烟台龙源并不相同。烟台龙源核心技术和主打产品是等离子点火,而烟台双强则希望在少油点火技术上取得突破。同在一座城市的天空下,双方倒也相安无事。 
王爱生的合伙人在电力系统拥有较广泛的人脉资源。凭借深厚的电力人脉,运营不久的烟台双强很快在山西一家电厂的锅炉上得到一次宝贵的少油点火示范工程试验机会。示范工程试验首战告捷后,有关部门召开了烟台双强少油点火系统鉴定会,全国主要锅炉厂和电厂都派人参会,场面隆重,用户蜂拥而至。知情人士称,受热捧的主要原因一是王爱生在业内的名气,二是烟台龙源等离子点火对煤种有严格要求,用户需要适用性更广的节能点火新技术。 
鉴定会通过后,烟台双强迅速启动锅炉厂、电厂的商业推广计划。据称其应用到山东威海电厂的项目也斩获成功,公司的业绩和口碑在市场上一点点增加。 
2006年2月,就在少油点火技术被业内看好、产品正式推向市场初期,身兼烟台双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王爱生却突然甩手不干了,他回到徐州燃控,继续担任20年前在徐州燃控的老职务——总工程师。消息传出,业界一片哗然。 
知情人士说,是王文举找到王爱生请他重新回去,并给了100万元安置费。“钱只是一方面,更重要是王爱生在徐州燃控工作过,担任过9年的总工,那个时候还没有搞股份制改革,关系单纯,不像在烟台龙源有很多纷争伤害了他,所以他对徐州燃控有感情。而且与王文举有着几十年的交情,两度在一起合作共事过,彼此知根知底。”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6月1日徐州燃控为上市成立杰能公司,所有公司自然人股东装进杰能公司,王爱生通过专利技术的转让获得4.63%的股权。分析人士认为,这实际上是徐州燃控收购了他的专利技术,间接消灭了市场竞争对手。 
王爱生此举给了烟台双强致命一击,该公司已于2007年11月10日被注销。一度先声夺人被业内看好的节能点火技术新星烟台双强就此死掉,而从一家国有研究院所变身为民企的徐州燃控因为王爱生的回归如虎添翼。 
也有人说,五度创业的王爱生,最终选择回归徐州燃控,并非简单的利益考量。通过烟台龙源的成功和烟台双强的艰难,他深刻理解了中国电力点火技术的任何革新或者进步,都必须依赖大集团客户,而徐州燃控在改制中正好找到了凯迪电力这样一个大股东,前景显得更为光明。 
2006年,徐州燃控消化吸收了国外循环硫化床风道点火燃烧技术,正式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为替代国外进口产品的唯一中国品牌,而王爱生的回归,更是让业界人士一致对徐州燃控寄予新的希望。这一年,徐州燃控的主体华远公司账面净资产6337万元,净利润2955万元,公司实力大增。 
凯迪电力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罗廷元,原来在国内三大锅炉厂之一的东锅任副总工程师,在东锅负责点火燃烧业务,他深知徐州燃控节油节能锅炉点火技术的投资价值,又与徐州燃控是锅炉主机厂与配套点火的上下游关系,再加上多年的工作来往,使他和徐州燃控董事长王文举非常熟悉,于是起意将徐州燃控培养上市。 
双方一拍即合。2007年6月30日,凯迪电力以5040万元的代价获得徐州燃控30%股权。凯迪电力进来以后,给了徐州燃控大量订单,助其做大业绩,为上市铺路。徐州燃控招股说明书显示,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凯迪电力都位列徐州燃控第二大客户,占其当期营业收入的13.43%和10.79%。 
有分析师估算过,按徐州燃控合理价值区间中间价37元计算,凯迪电力此笔投资收益在7.9亿元左右,即两年获得投资收益15倍左右。 “三国演义”其实都是他人马前卒 
专业人士称,以2008年所有火电厂燃烧机组锅炉规模估算,节油点火改造市场容量在40亿元以上。此外,即使不计算新的增量,目前的微油和等离子点火产品平均寿命8年,8年以后全部更新,每年存量锅炉的定期设备更新约有5到10亿元的市场空间。这意味着这个市场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在王爱生分别提供了技术支撑的两家公司中,王爱生回归徐州燃控,让公司小油枪技术驶入快车道,再加上新大股东凯迪电力的客户资源扶持,业内公认,徐州燃控市场份额已做到行业第一。但徐州燃控在等离子点火技术及市场开拓上却并无大的起色,难以挑战烟台龙源。 
知情人士指出,等离子点火技术虽然是由王爱生带头发明出来的,但当初的知识产权专利属于烟台龙源,徐州燃控的等离子技术路径与烟台龙源有所差别,烟台龙源对徐州燃控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盯得比较紧,另外,王爱生在烟台龙源搞等离子研发是早期阶段,虽然搞成功了,但后来随着他2000年离开总工程师位置、2003年离开烟台龙源以后,等离子点火技术后期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过程他没有参与,并未掌握后期的技术和经验。王爱生现在回过头来再去做等离子,不一定马上能做出来,需要时间积累。这位知情人士认为,徐州燃控在未来一段时期主导产品还是会以少油点火和烟风道点火为主,因为这里面有它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 
由此,两家公司各持一种技术,形成隔空对峙之局。 
当然,烟台龙源在微油点火产品市场上与徐州燃控也有冲突。已经离职的徐州燃控销售经理刘修志说,“局部产品有重合,很小的一块。”而烟台龙源等离子点火产品是其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烟台龙源等离子点火产品自2000年正式投放市场以来,已有10年成熟的产品技术和经验,同时投靠国电得到其下属电厂源源不断的采购订单。但华能电力的一位技术人员表示,烟台龙源的等离子点火技术也有着目前无法克服的技术瓶颈,主要是功率不够大,其次是对燃烧的煤种有严格要求,不适宜贫煤、挥发份低的煤种。 
此外,在点火市场竞争格局中,最大的变数来自于武汉天和。 
武汉天和的业务结构与烟台龙源类似,主要以等离子点火业务为主,小油枪业务为辅。其等离子技术直接引进自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并做了不少自主创新,随着一个个工程项目的成功而完善起来。武汉天和的等离子点火技术功率更大,设备的寿命更长,适用的煤种更广泛,目前市场占有率直逼烟台龙源,成为其最大威胁。 
武汉天和曾经的最大软肋是没有稳定而巨量的客户订单支持。但2010年12月7日,武汉天和投靠国电南自,同样引入华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未来将会持续不断地得到国电南自及其身后华电集团的战略支持,加之产品比烟台龙源占有优势,武汉天和已经成为节能点火行业强有力的挑战者。 
。 【经济观察网】本文网址:
http://www.eeo.com.cn/wangshang/kgs/2011/01/01/192337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