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70 8
2011-02-01
    或许这个标题危言耸听,但本人也只能这样来引起大家的重视,让我们的管理层对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的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因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中国实体经济杀伤力实在太大了,我们管理层可能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对未来的经济走向过分乐观!这是非常危险的!理由如下:

1,提高0.5%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只抽掉3500亿流通货币,实际上最起码抽走15000亿资金。

这是因为大家忽略了倍数(或乘数)效应,举个简单套利热钱例子,A公司为跨国集团,在中国和美国均有分支机构,那A公司可以利用在中国的资产(或其它担保手段),在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贷款1000万美元(中国银行外汇额度太多,无法消化,非常欢迎这类业务,同时人民币和美元贷款利差达5厘以上),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经常项下)将美国公司贷款的美金汇入中国公司(这部分很难监管,尽管中国是外汇管制国家),再结汇成人民币(就是所谓的外汇占款),然后A公司把这部分人民币做成一年期存单(中国银行的存款利息就高于美元贷款利率近3厘),这里A集团已经赚了利差,接着A公司又把存单质押给中国银行,再次要求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继续贷款给A公司美国分支机构(存单质押贷款最受银行欢迎)。。。如此循环,结果A公司在中国银行可能有超过6000万美金对应的人民币存款,假设一年后人民币升值了6%,那A集团通过倒腾资金就得到了6000万美金乘以6%+6000万美金的存款利差,同时A集团手上仍旧掌握1000万美金对应的人民币流动资金。(本人只是举了个简单易懂的例子),这就是所谓的套利资金,这种资金危害极大,假设人民币没有升值预期了,如果A公司将1000万美元贷款还掉,那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是减少1000万美金,而是减少6000万美金。这种情况非常可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1 10:51:20
2,表面上银行贷款规模大幅增加,实际上贷款给实体制造业的贷款是在压缩,规模少的可怜。

我们把上面的例子反过来做,A集团国外开具远期信用证给其国内公司(成本极低),让国内公司利用信用证打包贷款(广受银行欢迎的贷款业务),再从国内开具信用证到海外再套取美元回国。。。如此循环,也是套利,这部分信用证打包贷款强占了银行大量的贷款额度。中国1998年以来一直推行积极地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上马了很多大型项目(比如高铁和电网,银行为抢着给这些项目贷款打破头);地方**为了发展房地产,大搞城市建设和土地储备,通过地方财政担保在银行贷了大量款项(地方**从土地财政中尝到了甜头,简单快速,2008年全年,杭州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就达近1000亿人民币,通过财政担保从银行融资了400亿)。热钱套利贷款、中央**和地方**的相关贷款已经把银行大量贷款占用,那真正留给我们实体经济的贷款有多少?(本人未作统计),相信少的可怜!

2004年下半年(大概11月)开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来,大家可以看到原来活跃在地下赌场小规模高利贷开始蠢蠢欲动,在2008年达到登峰造极地步,每天可以在各类报纸看见高利贷的广告,大量民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光浙江省温州地区就有几十万家,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啊!这些倒闭企业为什么没给银行带来大量坏账?答案:暂时转移给了关联担保企业,未从银行报表体现!这是颗定时炸弹(而且是原子弹),假设这些担保企业也挺不住原子弹爆炸了,那中国的噩梦就开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0:51:58
  3,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不能控制成本推动型通胀!    巴西准款准备金率为20%,通胀CPI达到6%;印度准款准备金率25%,通胀CPI为7%。这两大新兴经济体还在不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恶性循环。越控越高!既然有前车之鉴,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步后尘?反过来我们看下美国日本,它们大量投放货币和实行近乎零的利率,为什么它们没有通胀?我们的经济学家在干什么?    需求推动型通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胀完全是两码事,目前,我国通胀背景下,我们还有产能过剩的矛盾!还有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矛盾!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要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转什么?就是把出口拉动型经济改成内需推动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加息和提高存准金压制消费?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大风险不是我们**破产就是我们实体经济破产,危害无比!我们为什么要傻乎乎从美国日本买入通胀?!我们为什么不向欧洲学习?欧元一直盯着大宗商品价格,石油涨欧元涨,欧洲就没有通胀威胁。    我们一定要向美国学习,和美国相向而行,积极财政政策该停止了,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要继续,既然我有这么多美元,那我们就大量进口战略物资进行储备来减少我们的贸易顺差,比如进口石油、粮食、棉花等等,人民币有升值预期,那我们就利用这种机会快速国际化,很多商品我们用人民币来支付,何乐而不为呢?大宗商品价格涨了,中国固然会有通胀,我们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消化,难道你美国就不会产生通胀?这种用时间换空间战略非常重要,相信我们一定比美国更扛得住,因为我们有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指令式资本主义,这是欧美发达经济体所没有的优势!    我们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要搞好我们的股市,股市和房产是吸收热钱最好的去处,股市涨房价跌,何必用什么房产税和限购令去压制房地产呢?我们只要控制银行的信贷风险就行,因为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经营能力最差的银行,只要让银行度过这轮危机不捅乱子就行!美国人羡慕死我们火爆的房地产,恨不得全中国人民都去美国炒房,那我们有什么必要去违反经济规律呢?要知道资本永远是追逐利润的。    马上要公布上月的相关经济数据,我想请大家关注PPI和PMI指数变化,这恐怕比CPI更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4:41:39
反正银行超额准备金多得是  谁知道银行交的是哪笔钱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5:30:35
不加息,你就看着百姓的财产缩水,富人投机成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23:18:35
楼主的意见我不赞同,中国人民不是不想消费,有消费能力的不在国内消费,想消费得没钱。加息太晚,利益集团不愿牺牲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