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00 4
2010-01-29
       呵呵 1月17日写的文章
      早些时候央行发布消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次日股市、楼市、汇市纷纷对此做出反应。然而1月13日人民日报发布消息称,这一举动并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依然耐人寻味。
     中国国家统计局至今尚未发布2009年GDP的相关数据,据相关部门预计已经完成8%的预定目标,另据相关分析机构称,2009年CPI预计在1.5%-2%之间。就字面来看,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良好,保持了总量稳定增长,并抑制了物价的快速上涨(2008年CPI为5%左右)。然而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与人民币超印和外汇的大额储备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依然是中国经济无法妥善解决的难题。
      畸形的经济结构给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

      由于产业分布不均衡,短期内这种不均衡带来了经济统计数据的提升,却导致区域性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加大了低劳动技能劳动力区域间的流动,由此带来诸如治安恶化、社会保障成本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产业准入政策不规范,不同性质资本所处的经济政策环境的不同,导致产业内部的有效组合无法形成,经济运行长期陷入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率的恶性循环。
      再次生产结构不合理,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国GDP比重,农业为11%多 ,第二三产业分别为48%和40% ,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增加了中国的就业压力。另据中国统计年鉴数字显示,从2000年开始,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平均以1.1%的速度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另一方面和我国近年来的户籍制度有关,农转非人员在离开城市后无法重新被认定为农业户口。基于后一个原因,农业所承担的公民生存压力仍然巨大。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农业贷款在国有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中长期借款无明细数据)中所占比例仍较小,农业发展缺少足量资金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集约化生产仍无法大面积开展。另外农业自有资源缺少保护也加剧了生产结构的不合理,城镇化过快发展使农村土地产权进入市场流传。由于土地产权政策法规不完善和土地市场秩序混乱,导致部分耕地被变更用途,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收益被侵占,阻碍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最后,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缺少源动力。由于科研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脱节,我国科研成果的市场推广程度较低,经济增长缺少技术创新的支持。技术创新的缺位,使中国经济发展缺少有效增长点。在国民工业体系建立之后,有效经济增长点的缺失,不但降低了实际产出的增长,也带来了资本堆积,而后者势必会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  基于以上因素,经济结构调整仍将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话题。
       另外流动性过剩,这一存在了很长时间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中国经济。

       内需不足,或许是导致流动性剩余的首要原因。由于劳动在整个经济收益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小,加之其它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等,居民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日常生活开支,短期内我国很难形成强大的内部消费力。
       长期坚持外向型经济,也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在长期低廉的劳动成本和资源价格、宽松的环保政策和鼓励出口的财税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不断攀升。近期,商务部官员提出以扩大外贸来拉动就业与内需,可见外向型经济仍将是今后拉动GDP增长有力动力。然而在经济数额增长的背后,长期的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由此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据央行15日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2009年外汇储备增加4531亿美元。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一个实际效果就是对内发行基础货币以偿付对出口企业的债务,对外则长期持有大额债权,前者会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降低资本收益率并带来物价上涨,后者可能发生债权贬值,而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贸易实际收益下降。
       资本市场的不规范也成为流动性过剩一个主因。国内资本市场运行的不规范,使得金融资产的价格可能在短期内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超额收益吸引境外热钱大量流入,股市由此成为部分上市企业圈钱和大基金投机的场所。资本市场的过分繁荣也会影响到实体市场的资本流入,阻碍实体经济发展,中小企业有近三分之二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货币流向缺少政策性约束,中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结构性过剩。市场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加上资本流向缺少政策性约束,增加了资本流动的投机性。经济发展缺少有效的增长点也促使多余的资本流入股市、楼市。流动性过剩或许会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它不是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或者提高利率所能解决的。
      写到这突然想起萨缪尔森先生的一句话,100年前和今天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似乎都不曾改变过(原话没记住,呵呵)。中国经济今后面临的问题又是什么呢,没有人能知道。尽管中国经济还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至少现在是这样的,但我还是想对它取得的成就欢呼,毕竟我们才开始30年。

参考文献:国研网《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09-12
             岁月联盟《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华商时报《出口对GDP贡献创新低 商务部首提以外促内》徐芸茜 2010-01-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9 17:10:00
值得仔细研究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18:42:42
能不能调节下文章的间隔·  看得眼痛·
· 很多观点说的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21:00:18
我觉得这是宏观调控的信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21:55:43
是信号 但是作用似乎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