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考研专业课
1331 0
2020-11-09
利率决定理论的不同学派观点及其政策主张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中的分割作为起点,利息率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变化,资金紧张时利率上升,资金宽裕时利率下降。适用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利率决定问题。利息来源于利润,利息率取决于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分配比例。

(2)古典学派“利率决定理论”:投资流量导致的资金需求与利率负相关,储蓄流量导致的资金供给与利率正相关,二者共同决定利率。

(3)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取决于货币供求数量的对比,货币供给量由货币当局决定,而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流动性偏好增强,货币需求上升,利率上升,反之亦然。货币供求角度分析利率,适用于短期利率变化。

(4)新剑桥学派“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状况,供给与利率正相关,需求与利率负相关。供求对比导致利率变化,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有关。该理论综合了古典学派的实际因素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因素,认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状况。S+ △Ms = I+ △Md。其中S是储蓄流量,△Ms是货币的供给增量,此两项之和代表货币的供给量。 I是投资量,△Md是人们的持币意愿的变化,此两项之和代表货币的需求量。等式左右均衡得到利率。

(5)新古典综合派“IS-LM”模型:利率由既定国民收入下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决定,均衡利率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利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