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MBA专版
757 0
2020-11-09

0.6.jpg


    99%的人,都想过1%的人生——把拥有某个数字当做财务自由。然而,真正的自由,是拥有对金钱的把控力。

    把数字作为赚钱的目标是“刻舟求剑”

    胡润曾经发布了一个财务自由的门槛。对,就是那个爱发布富豪榜的胡润——财务自由标准在一线城市是2.9亿元,二线城市是1.7亿元。

    哪怕是每年赚个几百上千万的小老板,也会感觉被这些数字压迫得像个屌丝。

    很多人一生就这样勤勤恳恳地工作,用省吃俭用的奋力奔跑来追赶房价。终于,人老了,钱剩下了,在人生的尾巴给自己的“财务自由”四个字打了个勾。

    然而,这样的活法“自由”吗?明显不。

    有一个财务自由的公式:财务自由度=投资产生的被动收入/总支出

    当这自由度的数字超过15%,你就觉得生活有了底气;当超过了100%,恭喜你,这就是你的财务自由。

    你不用耗尽生命去追求一个绝对值,用所谓“自由”桎梏自己一辈子。

    先考虑目标,再寻找资源

    如果你想买房子,走了一圈看看房价,发现买不起,你会怎么样?

    大部分人会选择放弃,一部分人会选择观望,而可能最后只有1%的人会选择还是要买。

    而现实中,这1%就是所谓的富人。富人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目标导向。

    在买房这件事上,富人的脑回路是这样的:是不是买房的时机?应该买怎样的房?我最低要多少钱?我还差多少?我如何解决?解决过程会有意外,planB是什么?……

    看到了吗,富人思维=目标导向,穷人思维=量入为出。

    穷人只会考虑“买不买得起”,富人只考虑“该不该买”。

    冲动消费就是变穷的元凶

    告诉你一个很可怕的事实。

    有营销专家在分析了几百万条针对我们大脑的核磁共振成像数据之后,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如果一个朋友推荐你买一瓶新饮料,你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口渴的感觉,并且强烈希望马上买一瓶试试看。现在这类事情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新潮的叫法,叫做“种草”。

    一个会赚钱的人,首先是会判断一笔钱花费得值不值得。抵制冲动消费,才能存下我们赖以用投资的本金,否则,一辈子月光,只怪你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钱不是省出来的

    有一个泰国的广告。主角是个小男孩,他想买一个2500泰铢的天文望远镜,结果他天天咸蛋白饭省吃俭用,存够了2500泰铢。当他激动地跑到商店,结局却猝不及防。

    画面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把2500泰铢,改为3500……

    这就是残酷的世界,货币贬值每天侵蚀着我们的财富,我们却不知不觉。

    所以,穷人的永远用省钱对待财富;而富人同样会省钱,但是他会把钱省出来,然后投到对抗通胀和自我增值的一切方方面面。

    10/50法则

    “躺赚”有三个重要因子:本金、利率、时间。

    就是这三驾马车,交错作用,互相扶持,经过时间的发酵,把你送上“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的自由之路。

    但是本金从哪里来?这里给你介绍一个10/50法则:

    每月从10%工资开始储蓄,一般并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如果有奖金、加薪、意外收获,用其中的50%来储蓄投资,另外50%犒劳自己。

    很多人都以为,好好工作就是赚钱。实质上,工资高不等于赚到钱。

    年薪百万“白骨精”,也可能被几十个名牌包包,或者几十个孩子的培训班彻底毁掉。

    利用上面的10/50法则,那些花钱不眨眼的人,就可以轻松踏出赚钱第一步:存下本金。

    对“风险”交费是赚钱的第一步

    前面那个银行客户经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对一件事情必须抓重点。赚钱这件事上,重点是什么?你可能想不到的两个字是:风险。

    所有钱赚回来都是有代价的。就像,一路高歌的比特币价格让多少人一夜暴富,同样也能让多少人一夜赔光。

    中国人善于对商品定价,却极少人知道风险也有价。

    事实上,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就暗中标好了价码。

    这个馈赠,就是拿到高回报的机会,这个价码,就是你要承受的风险。

    关于赚钱这件事,思考顺序都应该是这样:先想失去,再想得到。如果那个失去你无法承受,那就别干了。

    80%的努力放在20%的时刻

    我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买银行理财产品,客户经理推荐的,脑袋一热,买了。

    买完之后,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合同没看过,投资产品说明书没有瞄过。

    几个月之后,突然听说某大型银行的10亿理财产品都不能兑付了,心慌意乱,最终只能念念阿弥陀佛,但愿它不要出事。

    就像结婚前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结婚后要睁只眼闭只眼,选你的投资产品也是一样。

    在买之前的时刻,正是最关键的时候,又怎么可以脑袋一热就跟它闪婚呢?

    该看的合同认真看,风险指标查清楚,最后才按回车键。80%的努力应该放在最关键的20%节点上。

    只有把重点放在“选择”上,你的选择才不会辜负你。

    心态,是扼住命运咽喉的手

    最近最热的投资品可以说是区块链和比特币了。我有一个朋友,投了10万,赚了200万,兴奋得手足舞蹈,把工作也辞了,全心全意做比特币。

    最近,因为比特币的价格急转直下,他眼看着200万的资产缩水回几十万,心焦如焚,卖币舍不得,不卖币舍不得。这就是典型的贪婪加恐惧双管齐下的心态。

    要赚钱,首先要杜绝追涨杀跌,要杜绝追涨杀跌首先要克服贪婪和恐惧。

    无论何时,赚钱千般好,但看平常心。

    没有“被动收入”就没有说“不”的能力

    我记得刚刚入职第一份工作,有一个让人极度不舒服的公司文化:哪怕你饿得半死,不能自己离开去吃饭,哪怕你工作做完,不能自己提前下班。

    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老板基本上很滑稽地默认:提前走或者自己去吃饭的人就是绩效差。有一天晚上凌晨,我旁边的女生忍不住了,她拍案而起,决意离职。

    看着她潇洒的背影,我非常羡慕,谁没有个拍桌子想冲口而出“老子不伺候了”的一刹那?

    可是,她家境殷实,而我呢,炒了老板只能喝西北风。

    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决定:

    一定要赚足够的钱,让它们产生足够的“被动收入”,才可能对世界有说不的能力。

    有了“被动收入”,一个人才可以不需要出卖时间讨生活,才能在按下辞职信的回车键时,一点都不担心。

    最重要:不懂,不投

    记住:赚钱是一件有代价的事情。无论代价是你的时间、情感、心血、资源还是金钱。

    无论一件什么吹得天花乱坠的大事业,如果你不熟悉,看不清楚,想不透彻,接触了一段时间也没办法弄明白,请你谨慎投入。

    盲人摸象只能是瞎比比,所以,不懂不投。

    最后,赚钱不是一件值得可耻的事情。有时候,有钱有实力,才有资格谈爱情里面最重要的两个字:责任。
附件列表
0.6.jpg

原图尺寸 44.99 KB

0.6.jpg

0.6.jpg

原图尺寸 44.99 KB

0.6.jpg

0.6.jpg

原图尺寸 44.99 KB

0.6.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