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喜欢馨月大姐的文章,因为读她的文章,总是能给我很多启发。我觉得自由市场只是一种制度的总称,包含了一系列的因素。
我觉得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一是机械工具,二是组织。国家是一种组织,公司也是一种组织。我觉得人有多种 需求,一是寄托社会,二是吃饭。社会是大家的,我们人类为了共同的长远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形式。市场是为了共同利益而建立的规则和制度。
我觉得一个好的社会,是机会平等,真正的法律平等。社会为了保持活力,需要有一种层次。这种层次是立体的网状,是有机通一体。**是社会的脑袋,民众是它的根,民众用无数条丝线,拉着脑袋。脑袋和根之间,很容易上下流通。根部的每个细胞都有健康的体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有民富民强,然后再用制度把他们形成一个可以顺畅流动的有机统一体。
馨月大姐说,自由市场的本质,是垄断。中国的垄断形成过程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与西方自下而上的垄断形成过程的不同。其实西方的垄断是经过市场惨烈的搏杀,胜出者,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的。我们的是人为的建立i,然后用老百姓的血汗,不停的浸润,然后慢慢建立起来。算是敝帚自珍吧。
其实不管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良好的制度和文化。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民膘肥体壮。用制度形成鲜活的有机体。有文化塑造社会的灵魂。
说到文化,我想说,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脱离自己的根。脱离了自己的根,那么他就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信仰。
主持人:由于前期国内通胀情况恶化,国家采用了价格管制等办法,很多经济学家都说这样做是严重错误的,他们认为只有“自由化市场”才能让中国发展的更好,到底什么是自由化市场,自由化市场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自由市场是万能的吗?自由市场能有效解决中国的通胀问题吗?
馨月:国内某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总把“自由市场”这个名词喊得非常响,不管针对中国的宏观调控来讲,还是价格管制来讲,甚至国内一些在他们眼里“非市场经济规律”的,他们都用“自由市场”这四个字对这些行为进行无情的打击和讽刺。也就是说,在国内的一些所谓的知名经济学家嘴里,自由市场是至高无上的。最近,我在凤凰网上看到某所谓的经济学家写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并不相信共产主义,从经验上来说,我更相信自由市场......”
什么是自由市场?我们不能总在表象上体会这个名词和含义,而需要对其做一个本质性的探讨,我们只有掌握了自由市场的核心是什么,才能看清这个自由市场的本质和功能。
所谓的自由市场围绕的核心是什么呢?围绕的就是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联盟,这些金融寡头通过对金融、产业、政治乃至国家的控制等辐射全世界,也就是说,西方金融寡头为了更好的掠夺财富,才提倡了所谓的自由市场,由此这个世界才分为了三个梯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这个梯队的形成,这个国际大格局的形成,就是由资本主义金融寡头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所以活在世界富贵核心的发达国家必然是少数,他们是活在金字塔尖的国家,他们之所以能活在金字塔尖上,就是因为他们的财富是建立在对整个世界的掠夺和剥削之上。
中国的新闻媒体,几乎每日都可以看到“自由市场”这个名词,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这个自由市场的本质是什么。从实质上来讲,很多在中国大力的鼓吹自由市场的人,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由市场的实质是什么,他们宣扬所谓自由市场的动机是让中国全盘西化,彻底地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呢?到底14亿人口的中国能不能彻底走进这个所谓的自由市场呢?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我通过三个方面来做解释。
第一点,从金融寡头形成的历史来看待这个问题
很多人都曾谈过中国模式的问题。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有的人认为中国模式是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产物;有的人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机结合的产物等等,但是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坚决否定存在中国模式。
那么中国模式到底存不存在呢?怎么样来理解中国模式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三十年改革以来,我认为存在中国模式,这个模式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垄断形成过程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与西方自下而上的垄断形成过程的不同。
前面讲过,自由市场的真正核心是西方的金融寡头。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尤其在1870-1900年前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乃至日本、俄国等都发动了工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使小工业作坊向重工业蓬勃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的垄断,最后形成了工业的集约化,工业垄断产生了,同时伴生着银行业不断地发展,银行业也逐渐完成了垄断整合,之后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相互交融,这就形成了金融寡头,所以西方的垄断形成到完成金融寡头这个高级阶段是自下而上的次第发展过程,自下而上的一个整合过程,金融寡头的形成,也促使了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变革,金融寡头逐步掌控国家机器,开始称霸世界。
中国三十年改革之所以能够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所谓的开放只是一种表象,中国的开放是卖市场、卖资源、卖劳力,这是我们都看得到的事实,其实中国高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自上而下的垄断形成过程,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好理解什么是中国模式。
什么是自上而下的垄断形成过程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用了社会主义制度,逐渐罚没了私有产业,采用国家垄断的形式。改革之后,中国在放开一部分市场的同时,其实经济改革的核心点就是通过国家的公权力快速整合大量的国有企业,形成垄断,譬如说,交通、能源、化工、通信、电力、银行等等这些行业,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整合过程,这样的企业整合过程使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和时间,才促使中国企业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了同一些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这才是中国模式的重要核心之一。
我们来对比下前苏联解体后的经济问题,苏联解体后走向所谓的市场经济为什么经济却遭受沉重地打击呢?这是因为突然性地变革没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垄断过程,企业没有经历一个严密的整合过程,权力和贪腐将国家的重要资产迅速私有化,形成国家产业严重的断层和分裂,经济总体上得不到有效地整合,资本、资源和人才都得不到有效配置,所以俄罗斯经济沉寂了很久,这是前苏联的“休克疗法”和中国渐进式改革最显著、最重要的区别,从这个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模式的关键点。
所以国家垄断形式给了30年改革积极地促进作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中国模式的核心,因此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就彻底放弃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经济就走不远。中国的垄断组织如果失去社会主义这个核心,就不具备和西方金融寡头对抗的能力,就更不要说什么自由市场了!那些不断鼓吹自由市场化的人,实际上是鼓吹全盘西化的人,根本就没有认清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家垄断在中国三十年改革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资本主义初期发展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不彻底、保留封建残余较多的国家,如德国、日本、俄国,私人垄断资本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强,因而国有经济较为发展,国家垄断形式非常明显;另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以及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猛发展。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兴起了大规模修筑铁路、兴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私人垄断资本不足以完成一些规模巨大、所需资金较多的事业,因此就要求国家参与或干预,国家垄断行为也表现的非常突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垄断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而国内一些人所鼓吹的自由市场是完全脱离资本主义实际的发展的过程,是断章取义,是在愚弄中国人,是在盲目鼓吹假市场化。
第二点,人口数量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彻底走向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总量只相当于中国的一半左右,他们的财富基础是建立在对全世界的掠夺和剥削之上的。中国有近14亿人口,14亿人想要具有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消费能力,就必然要挤垮发达国家,就必然要剥削发达国家,所以在这场利益纷争当中,中国就必然同发达国家产生尖锐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管未来的印度也好巴西也罢,这些人口大国都必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攻击的核心,因为这是资本的特性决定的,占据财富巅峰的必然是少数人,怎么可能会让中国、印度、巴西这些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得以蓬勃的发展呢?这个世界资源是有限的,财富是有限的,所以竞争的最终结果就必然是赤裸裸的斗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又怎么可能让中国进入到一个真正的自由市场呢?他们让中国进入的所谓自由市场只不过是给中国画得一张饼,实际上是想对中国奴役化、控制化、分割化、消灭化。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4月15日在白宫接受了“澳大利亚电视台”的专访时说:“如果中国居民也像澳大利亚人、美国人现在这样生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此后,奥巴马的这番言论在华人世界掀起轩然大波。《澳大利亚人》报文章称,奥巴马显然认为,中国人不应过上和澳大利亚人、美国人一样的生活,因为这样会消耗更多的电能,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他希望中国人都坐公共汽车,而不是像美国人一样过日子。其实这只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所以奥巴马说的这段话不仅是对中国,其实也间接将矛头指向所有的发展中大国,在地球的经济生态中想要占据高端,他们就必然要压制这些发展中大国,压制他们对财富与资源的竞争力。
第三点,自由市场实质上是由金融寡头掌控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难以走彻底的自由市场道路。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中国形成金融寡头和寡头政治就必然造成中国严重的贫富分化,乃至严重的政治分裂,因为财富的极端化分配必然导致政治的极端化,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内部矛盾最尖锐的国家,这种矛盾不仅会造成中国内部的严重紊乱,也势必造成外部势力对中国的渗透和攻击,中国就会四分五裂,国将不国。中国的垄断行业和西方的寡头经济存在一定的区别,中国的垄断企业主要由国家掌控,最后要把国家掌控的这些财富分流给全社会,尤其是弱势群体,但是金融寡头不会把财富轻易分流给社会,这就是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的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