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918 5
2011-02-08
新三论是指: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这三论都是对无序到有序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对质变的研究,三个理论均缺乏动力学基础,这使得这些理论的应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且,这些理论本身也存在矛盾,就拿耗散结构和协同论来说,理论都认为突变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普里高津认为否定随机现象的决定论是不科学的,我们根本不知道一个大系统中的每个成员的准确位置与速度,因此也根本不可能去准确地预测大系统的未来。他认为我们所研究的大系统包含大数的分子元素,具有巨大的自由度。他引用了波普尔对决定论的常识性的反驳,要对未来状态做出精确的预言,就要具有对初始条件的精确知识,为此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预言的精确度越高,代价越大甚至为无限大,就显然是做不到的。因此对大系统作精确的预言是不可能的。)然而,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根据协同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叙述,秩序的产生是熵减小的表现,无序到有序其实是由很多种可能性向着较少的可能性变化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多种可能性的向着较少可能性变化的结果,应该是比较容易预测的,换句话说,当系统向着有序转化的时候,其结果可以预测的可能性就急剧的增加,较少的可能性预示着更加有序,更加有序预示着演化结果的可预测性大为增加,这就是理论本身的一个矛盾,面对这样的一个矛盾,我始终无法释怀。
在漫无边际的阅读中,我的眼睛定格在: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一文上,因为看到普利高津说写了一篇《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学说与耗散结构理论》的文章,可是,我却到处找不到这篇文章,只好寻找与之相关的文章,以期能够对原文有所了解,然而,直觉告诉我,普利高津一定没有能够建立起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学理论,可是问题出在哪里?
就这样苦思冥想着,眼睛盯着文章,脑子却在漫无边际的转悠,企图将所有有序产生的现象全部涵盖,因为,普利高津在说到诸如晶体、超导、黑洞等等的时候,使用的是概念排除法,用远离平衡这个概念,排除这些变化过程,可是,当我们仔细看待这些过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所谓的耗散结构中,秩序的形成,与这些过程是多么的相似,这种相似性难道真的毫不相干?这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又一大缺陷。
就这样,思维漫游着,忽然,闪现了一道灵光,把耗散结构理论的一个概念进行推广,然后加入动力学基础,那么这一切将都不再是问题了,所有这些现象都将有统一的解释......。而一直缠绕的一个关于两个圆筒之间,充入液体,然后,转动内筒,随着速度的逐渐增加,期间会出现各种不同花纹的那个实验的结果,也将有更加圆满的解说,更重要的是,流体力学中的湍流产生,也将随之得到解释,看来,这些工作只有慢慢完成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8 16:59:04
这里,将一些有趣的流体力学中的现象也发出来,这些现象是科学家一直在试图解释的,而且,耗散结构和协同论都试图对此作出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17:00:0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5 23:59:04
杨先生,你好!我是《人类历史科学原理》一书的作者。就你关于《新三论的重大理论缺陷》的看法提几点拙见,供参考。首先,你谈到“经济理论必须像自然科学那样严谨,才称得上科学”这是对的。这也是我研究人类历史科学理论的出发点。但我们首先要明白,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包括经济科学)是又本质区别的。马歇尔曾经说,经济学不像物理学,而有点像生物学,这是正确的。那么物理学与生物学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最根本地说来,一个是还原科学,一个是进化科学(非还原科学);所谓的还原科学是可以重复出现的,而非还原科学是不可以逆转的,是进化的。如果用更科学的语言来表述,一个是关于时间可逆的(物理学,或现实的自然科学),一个是关于时间不可逆的(进化科学)。这一特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不可以倒流”。这就引出一个命题:自然科学是决定的(准确地说,自然科学也不是完全决定的,这引出了二十世纪爱因斯坦与波尔的一场大论战),而进化科学,包括人类历史科学是非决定的。当然,也不是完全非决定,只是其决定的可靠程度远远低于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程度。因此,进化科学的历史走向是在决定与非决定、可逆与不可逆、可知与不可知的辩证统一中发展运动的。普利高津把这样一种运动归结为“结构——功能——涨落”之间的作用过程。简单地说,在系统稳定状态下,系统的变化是量变,系统的决定性(稳定性)是起主导作用的,而在系统非稳定的时候,系统的非决定性是起主导作用的。
     既然进化系统存在非决定性,那么进化科学是否就不能称为科学呢?这就涉及到一个“什么叫科学?”的命题。有不少以现有的科学概念来看待一门新兴的科学——进化科学,就认为这不是科学。其实,科学是人们用一种系统的方法(详见笔者的博客《人类历史科学的定义》)来描述和演绎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对象本身是非决定的,那么科学所得出的结论也是非决定的。因此,我们看一门科学是否是真正的科学,不是看它得出的结论是否是决定的,而是要看它的理论基础是否是坚实的,演绎是否是可靠的,是否是能够经得住实践检验的。我所研究的人类历史科学正是基于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当然,现在看来,这一理论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这就引出你提到的命题:“新三论的重大理论缺陷”。其实,这三论,耗散结构理论是基础,三论有机统一起来就是进化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础是坚实的,是没有缺陷的,所表现出来的缺陷是:1.理论还需要系统化和规范化;2.进化系统的本质特征是非决定的,因此,进化科学的结论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得出完全准确的结论(比如股票,任何人和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得出准确的预测);3.进化科学的复杂性和还很幼稚,所以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工作,才有可能形成一门系统的科学。
       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耗散结构理论》及《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学说与耗散结构理论》两篇文章是1989年经过人大已故孟氧教授详细审查的论文,其中第二篇还是孟氧教授直接给的标题,没有发表。我还存有打印稿。我研究人类社会的进化问题是从1985年开始的,开始也非常凌乱,到1989年才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这两篇文章是对这个轮廓的一个梳理,也是《人类历史科学原理》的前导。如果需要还可以奉送。
      最后,要讨论的问题实在太多,这里的讨论未必会令人满意和完全正确,请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5 20:00:17
杨先生你好,对于你关于“有序预示着演化结果的可预测性大为增加”的观点,及由此带来的困惑,推荐你去了解下研究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混沌理论,包括你提到的湍流都在其中得到了具体的研究。了解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有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可预测性的增加,非线性动力系统演化到最后会形成奇异吸引子状态,从无序到有序,吸引子有着明确的分形结构和边界,但对于吸引子内的运动轨迹确实完全不可预测的,混沌状态是无序和有序、确定和类随机的相互作用,相互共存,具有长期不可预测性,比如大气系统,演化出特定的气候(有序),但对于几天之后某时刻的天气状态我们确是完全无法预测的,因为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的存在。混沌状态的系统是一种高度耗散结构,其实现了无序到有序的演变,如人体结构,不管是散布的血管还是摊开有一个足球场之大的肺都是混沌分形结构,人类的新陈代谢活动不断引入负熵流抵消人体自身熵增的影响,使人体能够不断向有序发展,不断进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0-15 14:24:36
jeremylaiz 发表于 2012-10-5 23:59
杨先生,你好!我是《人类历史科学原理》一书的作者。就你关于《新三论的重大理论缺陷》的看法提几点拙见, ...
伟大的工作在这个时代总是被忽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