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67 5
2011-02-08
关于房价,中央使用的术语是“防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和“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地产界对“部分”和“过快”这两个定语进行解读后,感觉**并不希望房价降下来,只是希望房价平稳上涨,“慢牛”是中国**的理想。


   经济学曾经有个“理性预期学派”。该学派认为,炒家能够提前猜测到**即将采取的政策措施,并且提前采取反措施,令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市场博弈中,输家永远是**,除非**采取军事战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突然袭击,或者不按牌理出牌,就是民间俗话说的“耍流氓”。


   在楼市问题上,地产界和炒家很清楚,因为银行最少是提供六七成按揭,所以**能够承受的最大跌幅是三至四成。房价下跌超过30%-40%的时候,也就是房价跌到原价六七成的时候,按揭的房子变成负资产了,银行和房主都会跳起来要求**托市。所以,炒家每次预感到**要调控,就提前把价格拉高50%,比如房价在1万的时候,把它拉高到1.5万,即使下跌30%,还是1万多元。在1.5万元的价位上,如果预感到**要出手调控,他们就提前把价格拉高到2.2万元,这样即使下跌30%,价格仍然在1.5万元以上。所以,**一说要调控,房价就疯涨。


   如果**能打破“30%魔咒”,让房价自由落体,炒家才会受到教训。但是炒家相信,**不会那样做。所以,房价还会疯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8 22:17:37
房地产经济一旦破产,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可能会动摇到国家的经济基础,所以ZF一面说要严厉调控,一面也要采取政策使得房地产价格平稳。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受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22:22:02
有点道理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22:32:28
有道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22:38:54
是有这么个道理,虽然不是全部,说的还是不错的,有见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9 00:10:51
现在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疯的夸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