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接到了一个任务,过了好久都还没开始,眼看日期就要截止了,内心十分焦急;每天都定了好几个闹钟,还是爬不起来;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努力学习,结果发现到考试的时候书还没看完。其实这都是我们的拖延症在作怪。
拖延症是一种怎么样的症状呢?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研究表明,拖延症普遍存在,大部分的人都有这一毛病,只不过程度不一样。严重的拖延症会带给人不良的消极影响,比如强烈的自责情绪,不断的自我否定,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减少拖延症的产生和出现呢?
1.不要去想还有多少时间,马上去执行
很多时候我们会拖延是因为时间十分充裕,不需要立马执行,而选择了延后执行。一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玩玩手机,打打游戏,一看时间已经早过了。人有多大胆,就敢拖多晚,不要觉得你自己时间充裕,就能肆无忌惮地把时间延后。有了1分钟的延后,就有10分钟的延后,然后就会有1小时的延后,1天的时间也会过去。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了。如果你真的有事情去做,就立刻去完成吧。等到完成之后再开始休闲和娱乐也不会很迟。
2.改变做事的环境
人是很容易被环境影响的。如果你身处一个喧闹的环境,你身边的人又都是在聊天,那你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影响,自己也加入他们的话题了,事情自然会被耽搁。图书馆是个不错的去处,那里的人们大多都在认真学习,即使有开小差的,也不会有很多噪音来影响你。安静又有学习氛围,你也会沉浸在其中,愿意认真做事。现实中我们的诱惑实在太多,你想要认真完成事情的话,可以选择关闭手机的网络,不让各种弹出的消息来干扰你的思路。
3.把一个任务分成若干份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一天完成那么多任务,内心感到恐惧,一开始就退缩了。其实你可以把任务分割成一块块,一小时之内做一些,中间休息一段时间,一天下来,你会发现原来的任务也没有那么难。即使你没有完成当天的任务量,那你至少开始做了,有一个好的开始。
4.给自己设置一个deadline
有很多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论文开始几个月了,快要答辩了,发现论文只写了没多少字,然后火急火燎地赶论文,终于在deadline之前赶完了自己的论文。其实这就是deadline的作用。也有人笑称:“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虽然精细的事情在deadline之前完成并不可取,虽然效率提高了,但质量大大降低。但那些长期的事情,比如阅读,就可以给自己定目标在一个月内看完多少书。我就曾经见过有人给自己列书单,在一个月之内要看完哪些书。给自己一种紧迫感,人如果不逼一逼,是不会发现自己有如此大的潜力的,有了deadline的存在,你会发现事情都变得容易多了。
5.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
当你完成自己设立的目标之后,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奖励,也就是正反馈,这样你下次就有更多的动力去完成自己设立的目标。比如完成目标之后,让自己看一场精彩的电影,给自己一顿美味的大餐。
说了这么多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你的自制力,虽然我们可以请外部监督来帮助我们,但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毅力。想想自己要达成的目标,你愿意为之付出多少努力,是不是觉得不能再拖延,立马行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