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拟立项课题 首席专家 责任单位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独创性贡献研究 吴家庆 广西大学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研究 关锋 华南师范大学
3 鲁品越 上海财经大学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研究 公丕祥 南京师范大学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论述研究 单世联 上海交通大学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内在渊源及其现代转化研究 邹诗鹏 复旦大学
7 林国标 海南大学
8 建党百年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吴海江 复旦大学
9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百年历程与经验研究(1921—2021) 孟轲 河南师范大学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社会发展重要文献整理和研究 俞良早 南京师范大学
11 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 郭丽双 复旦大学
12 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大数据预警体系与引导机制研究 骆正林 南京师范大学
13 季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1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齐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
15 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917—1949) 吕延勤 嘉兴学院
16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百年发展史研究(1921—2021) 华正学 浙江财经大学
17 王建华 南京大学
18 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的路径、经验与启示研究 李楠 武汉大学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灾抗疫斗争的百年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 赵朝峰 北京师范大学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百年史研究(1921—2021) 武艳敏 郑州大学
21 中国共产党商业政策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1921—2021) 高军峰 郑州大学
22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教育的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 丁俊萍 武汉大学
23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编年史(十三卷本) 梁星亮 西北大学
24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历史资料征集、整理与研究 董汉河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25 创新实践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 董振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26 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与世界意义研究 袁祖社 陕西师范大学
27 李包庚 宁波大学
28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系及其当代重大问题研究 陈学明 复旦大学
29 诠释学辞典编纂与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 潘德荣 华东师范大学
30 中国礼教思想史(多卷本) 殷慧 湖南大学
31 中国少数民族儒学通论 杨翰卿 西南民族大学
32 新编中医哲学思想通史 徐仪明 湖南大学
33 乡约文献辑考及乡约文化与当代乡村治理体系建构研究 刘学智 陕西师范大学
34 阿多诺哲学文献的翻译与研究 谢永康 海南大学
35 《列维纳斯文集》翻译与研究 朱刚 中山大学
36 跨文化视野下的非洲哲学研究与译介 王俊 浙江大学
37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研究 关健英 黑龙江大学
38 当代中国道德观念史与道德实践史研究 晏辉 上海师范大学
39 人类道德行为的进化与社会文化心理机制研究 殷杰 山西大学
40 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防范研究 岳瑨 东南大学
41 杜严勇 上海交通大学
42 俄罗斯近现代伦理思想史研究 武卉昕 东北农业大学
43 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及当代创新研究 刘孝廷 北京师范大学
44 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 易显飞 长沙理工大学
45 杨庆峰 复旦大学
46 逻辑词汇的历史演进与哲学问题研究 张留华 华东师范大学
47 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逻辑学研究 廖备水 浙江大学
48 宋明理学与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潘立勇 浙江大学
49 当代艺术提出的重要美学问题研究 赵毅衡 四川大学
50 赵奎英 南京大学
51 中国抗战艺术史(多卷本) 黄宗贤 四川大学
5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 程恩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53 数字化变革、中国流通渠道创新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研究 冯耕中 西安交通大学
54 曲创 山东大学
55 罕见灾难冲击、宏观经济下行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研究 陈国进 厦门大学
56 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过程研究 胡莹 中山大学
57 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 韦倩 山东大学
58 王先甲 武汉大学
59 我国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解学梅 同济大学
60 谢家平 上海财经大学
61 制度型开放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创新研究 陈伟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2 赵蓓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
63 《王亚南全集》整理与研究 庄宗明 厦门大学
64 国家治理视角下传统中国货币与财政关系研究(1368—1911) 何平 中国人民大学
65 山西票号原始文献整理研究与遗存保护数据库建设 孟伟 山西大学
66 东亚同文书院经济调查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周建波 北京大学
67 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趋向及应对战略研究 杜传忠 南开大学
68 梅国平 江西师范大学
69 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施炳展 南开大学
7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 王列辉 华东师范大学
71 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我国营商环境优化研究 徐现祥 中山大学
72 新形势下全球创新网络演化及风险治理研究 宋敏 武汉大学
73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选择研究 肖红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74 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孙玉涛 大连理工大学
75 吴金希 清华大学
76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与政策选择研究 张俊森 浙江大学
77 穆怀中 辽宁大学
78 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效应评估与政策优化研究 刘蓉 西南财经大学
79 陆毅 清华大学
80 三期叠加下统筹稳增长、促转型和防风险的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研究 李永友 浙江财经大学
81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稳定性研究 刘锡良 西南财经大学
82 贾康 聊城大学
83 “两业”融合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杨蕙馨 山东大学
84 陈旭 电子科技大学
85 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李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86 陶锋 暨南大学
87 从制造向服务转型过程中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 郭克莎 华侨大学
88 徐朝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9 环境目标约束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余泳泽 南京财经大学
90 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研究 姜广辉 北京师范大学
91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钭晓东 宁波大学
92 董战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93 生物资源管控与生态安全规制研究 黄辉 福州大学
94 我国三大平原“资源—要素—政策”相协调的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研究 徐志刚 南京农业大学
95 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可持续性与机制构建研究 文传浩 云南大学
96 邵全琴 海南大学
97 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高地与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研究 崔日明 辽宁大学
98 郭连成 东北财经大学
99 我国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效应研究 王姣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0 全面开放格局下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杨林 山东大学
101 负利率时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研究 谭小芬 中央财经大学
102 朱小能 上海财经大学
103 外部突发事件引发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干预对策研究 周开国 中山大学
104 经济双循环系统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研究 张成思 中国人民大学
105 货币政策分配效应与缩小收入和财富差距的有效路径研究 侯成琪 武汉大学
106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研究 郭晔 厦门大学
107 面向高质量创新的科技生态结构优化与治理体系设计研究 沈能 华中科技大学
108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与转移政策工具研究 田莉 清华大学
109 贸易壁垒下突破性创新政策体系建构研究 贺俊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10 何凌云 暨南大学
111 面向能源安全的中国油气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张大永 西南财经大学
112 “一带一路”沿线国中国企业审计治理研究 杜兴强 厦门大学
113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公共服务精准管理研究 夏志强 四川大学
114 王洛忠 北京师范大学
115 我国医养结合优化模式筛选及推进医养结合全覆盖对策研究 杨翠迎 上海财经大学
116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中国政府成本体系研究 李建发 厦门大学
117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与跨界合作机制研究 周立 中国人民大学
118 吴林海 江南大学
119 中国特色政策试点机制研究 刘瑞明 中国人民大学
120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 李春顶 中国农业大学
121 大数据和智能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化解体系研究 胡国清 中南大学
122 城市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全过程动态防控体系研究 周忠良 西安交通大学
123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经验与全球共享研究 程瑜 中山大学
124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研究 吴福象 南京大学
125 俞荣建 浙江工商大学
126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智能决策情报体系研究 张海涛 吉林大学
127 国家生活物资战略储备的物流系统设计与运作模式研究 王林 华中科技大学
128 构建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研究 谭清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9 我国就业量质协调发展的动态监测与保障体系研究 张宏如 常州大学
130 我国区域港口群的优化整合与环境协调策略研究 鲁渤 大连理工大学
131 中国海洋人才生态圈建构研究暨动态数据库建设 瞿群臻 上海海事大学
132 后扶贫时代中国城乡相对贫困统计测度与治理机制研究 平卫英 江西财经大学
133 刘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34 中国城镇化阶段性特征统计测度及驱动效应评估研究 程开明 浙江工商大学
135 全球生产核算的理论、方法和中国实践研究 杨仲山 东北财经大学
136 国家数据资产核算研究 李宝瑜 山西财经大学
137 完善住户部门资产负债表体系建设研究 朱启贵 上海交通大学
138 大数据背景下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路径及预警监测研究 朱建平 厦门大学
139 大数据时代地缘环境解析的理论与方法跨学科研究 胡志丁 华东师范大学
140 建党百年农村妇女参政议政资料收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
1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唐青叶 上海大学
142 国家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研究 刘冰 天津师范大学
143 李月琳 南开大学
144 新形势下全球价值链重构对国际经济权力转移的影响及中国应对策略研究 刘洪钟 辽宁大学
145 中国西藏与南亚各国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研究 张云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146 印太战略下“东盟中心地位”重构与中国—东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翟崑 北京大学
147 罗圣荣 云南大学
148 百年变局下的全球治理与“一带一路”关系研究 张晓通 复旦大学
149 史志钦 清华大学
150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社会学研究 潘泽泉 中南大学
151 林聚任 山东大学
152 基于灾变场景的应急社会学体系研究 周利敏 广州大学
153 公共卫生安全视域下的“灾害文化”与强韧社会构建研究 王晓葵 南方科技大学
154 基于大数据的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与脑机制研究 罗跃嘉 北京师范大学
155 大数据驱动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精准化构建研究 胡广伟 南京大学
156 应对重大突发风险城乡社区治理研究 范如国 武汉大学
157 新时代我国西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涂建军 西南大学
158 曾鹏 广西民族大学
159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杨爱平 华南师范大学
160 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法治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王建学 天津大学
161 提升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研究 张海波 南京大学
162 我国政府数据治理与利用能力研究 安小米 中国人民大学
16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我国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岳树梅 西南政法大学
164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转型研究 叶敬忠 中国农业大学
165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发展的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 马九杰 中国人民大学
166 乡村振兴与小城镇协同创新及特色发展的战略与实现路径研究 彭克强 西南财经大学
167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邓燕华 南京大学
168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庆忠 中国农业大学
169 解决相对贫困的扶志扶智长效机制研究 邹薇 武汉大学
170 解垩 山东大学
171 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研究 张同龙 华南农业大学
172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流动与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研究 高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
173 段成荣 中国人民大学
174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建构与多维测度研究 宋健 中国人民大学
175 我国生物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研究 于文轩 中国政法大学
176 紧急状态的类型化和立法研究 莫于川 中国人民大学
177 边疆地区非传统安全法治体系研究 谢贵平 四川大学
178 数字社会的法律治理体系与立法变革研究 马长山 华东政法大学
179 邓辉 江西财经大学
180 网络空间政策法规的翻译、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支振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81 甲、金、简牍法制史料汇纂通考及数据库建设 王沛 华东政法大学
182 非洲国家和地区法律文本的翻译、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洪永红 湘潭大学
183 慈善组织的治理和监督机制研究 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
184 高志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5 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机制的法治保障研究 吕鑫 浙江工业大学
18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律制度体系研究 陈晓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187 侯佳儒 中国政法大学
188 国民卫生健康治理法治化研究 郭为禄 华东政法大学
189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法治体系研究 宋华琳 南开大学
190 孟鸿志 东南大学
191 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的体系建设与实施措施研究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
192 叶青 华东政法大学
193 互联网交易制度和民事权利保护研究 王洪亮 清华大学
194 适应新时代市场监管需要的权力配置研究 王克稳 苏州大学
195 孙晋 武汉大学
196 国家治理体系中民事执行现代化研究 马登科 西南政法大学
197 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的实践困境与模式创新研究 石经海 西南政法大学
198 我国催收行业监管与立法完善研究 冯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99 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刑事法治研究 时延安 中国人民大学
200 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研究 刘宪权 华东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