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10 发表于 2020-11-29 08:32 
商品,仍旧是产品,完全是产品,是产品换了个名字。
产品,将要处于市场,已经处于市场,又叫做商品。 ...
在马克思那里,
产品与商品的界限非常清晰:产品只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不必表现为价值!商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所以才有了“商品价值”的出现!我一再表明,我是另类解读《资本论》,不能离开马克思原文!你的“通俗化”解读显然没有
马克思原文清晰明白:
“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
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23,54]
“任何生产者,不管是从事工业,还是从事农业,
孤立地看,都不生产价值和商品。他的产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才成为价值和商品。”[25,719]马克思还说:“劳动产品只是在它们的交换中,才取得一种社会等同的价值对象性”。[23,90]
“……作为交换价值,商品总是仅仅
从结果的观点上被考察。”[13,25—26]“个别商品从使用价值的观点看来原来表现为独立的物,作为交换价值却一开始就是在它
同一切其它商品的关系中被考察的。”[13,31]
“商品作为价值是社会的量,……。
价值确实包含交换,但是这种交换是人们之间物的交换;这种交换同物本身是绝对无关的。……
‘价值’概念的确是以产品的‘交换’为前提的。……产品作为商品的交换,是劳动的交换以及每个人的劳动对其他人的劳动的依存性的一定形式,是社会劳动或者说社会生产的一定方式。”[26(Ⅲ),139]
“实际上价值只不过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它的物的表现,……人们同他们的相互生产活动的关系。”[26(Ⅲ),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