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百度了解到,JCR和中科院对SCI分区的主要区别在以下:科睿唯安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分区: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4个区:
影响因子前25%(含25%)的期刊为Q1区;
影响因子位于25-50%(含50%)为Q2区;
影响因子位于50-75%(含75%)为Q3区;
影响因子位于75%之后的期刊为Q4区。
中科院分区: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
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6% ~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
很多人都说中科院按照5%的比例判断SCI为几区,更为严格。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对13个学科分区用5%的办法就一定比对176个学科分区用25%要严格?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不恰当的前是提假设所有学科的期刊数是一样的,所有科学一共有17600个期刊,那么对于JCR分区,平均每个学科有(17600/176)100个期刊,其中有(100*25%)25个期刊是Q1;对于中科院分区,平均每个学科有(17600/13)1354个期刊,其中有(1354*5%)67个期刊是1区,我反而觉得JCR分区更加严格。
不懂是不是我的神逻辑哪里出现问题,so why ??? 在此虚心接受大神批评与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