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1396 4
2020-12-09
斯密的两本主要著作,是从两个互斥的主题(一论道德一论竞争)来探讨人性问题。《国富论》谈的是自利与不合作(竞争),《情操论》谈关注他人的同感心、同理心、同情心。这是属于两个层面的议题:经济行为属于“非人身的市场交换”,社会行为属于“人身的交换”。在不合作行为的市场行为里,人要从交换行为中追求利益极大。相对地,在人身交换的社会合作行为里,是以相互性为基础:互赠礼物、帮助他人、给别人方便。——Vernon Smith<br>
不论行为是善是恶、是交换或竞争或互助,基本人性还是自利的,只是有时以互助利他的形式出现,有时以自利竞争的形式表达。<br>
斯密在伦理上被视为利他主义者,在经济学上是利己主义者,两本书都是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20 23:09:25
这段时间刚好看完《道德情操论》,其实我倒是感觉斯密主要是想论证两个问题:利他即是利己,利己即是利他!从《国富论》到《资本论》到《通论》其实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富论》写作时期,人类是处于供给严重不足时期,最需要的是提高生产效率,《资本论》是人类处于供给开始跟上,但人类处于严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通论》是人来开始注重公平与效率问题,畅想人类物质生活开始丰富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问题,也就是人生价值追求问题!不同的时代要求,铸就了不同的著作。不知道理解对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5 09:57: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31 16:16: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0-27 07:46:13
点个赞加点人气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