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两个词可能有点不搭调,不过在经过了经济学的学习和饱受了减肥的痛苦之后倒真觉的这两者挺有关系的,班门弄斧,见笑见笑了~ 我认为呢,整个国民经济可以比作一个人的身体,都有健康程度。有病要治,治理经济犹如大夫给病人看病,要对症下药。病及腠理,可要进行改革;若要是偶然风寒,则需微调。 说起减肥,可能是许多女孩的心病(当然包括我),拿一国货币来比喻体重,通货膨胀就如同体重增加,通货紧缩就如同减肥。治理通胀与减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减肥的痛苦就如同通货紧缩带来的萧条,区别在于没有几个国家愿意经历萧条时期,但减肥的女孩却前赴后继;有的国家治理通胀采取怀柔政策,就像制定减肥计划个把月减个一斤两斤的,可以接受,但效果不明显;有些经济学家则采取"冷火鸡"式的办法,如同节食减肥,什么"苹果减肥发"什么的,效果很是明显,但痛苦指数也是巨大的;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 无痛反通胀" 的办法,意思就是基于信任而让所有人都采取理性预期,这有点像锻炼做瑜伽什么的,即健康又减肥,何乐不为。但要是都能这样减肥,那全球就没有胖子了,那个假设太纯粹了,纯粹的只能在书本上运行,本人的经验告诉大家,无痛减肥绝对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嘛!至于温和的通胀嘛,有些观点认为能激励工人,但对于大多数人恐怕是希望自己的体重能只降不增了。对于超发货币而引起的恶性通胀来说,无意对一国的经济有致命的打击,而要是人体的体重已不再控制之内,恐怕健康也要受到重大威胁了呢~ 再来说说体重吧,到是想借用索罗模型中的“趋同”解释一下。两个国家长期的宏观经济状况是否趋同,要看两个国家的各个经济指标是否一致,比如国民储蓄s,折旧率δ,人口增长率n,以及社会保险制度医疗卫生教育情况和社会制度等是否类似,才有贫穷的一国向着富裕一国的趋同,即所谓“有条件趋同”。人体的体重也一样,趋势在长期来看是有一个固定的数值的,而每个人的最适宜自己的体重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比如身高啊,遗传啊。所以,姑娘们对于体重大可不必追求同一个数字,“绝对的趋同”是不存在的,什么好女不过百的,都无所谓的,健康最好。(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其实意在如此~) 后话:对于“趋同”其实德国与日本是很好的例子,两国二战后的情况雷同,而后经济腾飞,到经济强国;但我国可不能同那两个国家相比,各种情况都差太多,所以中国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而后自有其他国家来趋同中国~ 以上纯粹我自己胡思乱想,大家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