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犹如一块巨石,沉沉地压在我心底。过去的一年仿佛除了考研,我的生活仿佛没有其他,而现在这一切暂时结束了,需要重新回顾,是该整理一下自己来面对接下来的事情了。
在自习室的日子是刻骨铭心的,很多内心的思索都是在那整日乏味自习中涌出的。有很多时候都有冲动把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但还是没有那个时间这样做,不知现在能否还能回忆起当时的心情。
(一)思想的斗争
很多过来人都知道,考研不仅是比智力,还是心力、体力的比拼。而一切都需要动力的支撑,所以我认为,思想上做好准备是万分关键,是根基。人生这个阶段的选择是很多的,工作、出国、读研,选择哪一条路都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对错,但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动摇并为之而奋斗。
关于考研,面临的心理障碍是最大的,因为它面对的诱惑最多。九、十月份时,保研、找工作的大有人在,看着一个个身边的人尘埃落定,而考研之路前途未卜,是每个考研人都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时大部分人都会坐不住了,能保研的都尽量去保研,不保研的也一边在复习着一边投着简历。不在一根树上吊死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自己的情况是,本来无意保研,但却在保研名额之列。最终放弃了,结局很可能是让自己两者皆失,但是我知道如果自己不试一下是永远不会甘心的,即便撞的鲜血淋漓。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撞南墙不回头。其实大多数人都选择稳妥,这时人之常情,经济学里所谓的风险规避者。从小到大我觉得自己一直妥协着,总想不委屈自己的心,但做事情又总是力不从心,能力所限。现在得年纪还是年轻的,尽管很多朋友都大有青春已逝,岁月沧桑之感,但等再大一点也许就觉得现在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了。所以我还是选择拼一下,毕竟人生能有几回搏嘛!
对于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分清自己是什么类型的,是摇摆不定型还是彻底革命型,如果有考研想法还想找找工作撞撞大运什么的,我觉得趁早死了考研这条心。见过多少曾经说要信誓旦旦考研的人,面对保研的机会工作的机会也就都缴械投降。不是说保研不好,或是找工作不对,是你要确定自己的想法,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能忍受什么不能忍受什么,对自己信念的坚定度是你面临一切选择时的航标。
基于以上原因,我把思想放在第一位,相信很多考研的过来人都会同意我的观点。
(二)面临的选择(做好前期准备)
考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个人认为是一项工程。思想是根基,那么你所做出的各种选择就是骨架了。可能你们还不清楚我说的选择是什么,我所指的是你所选择考研的方向。根据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或是选择本专业本学校,或是跨专业跨学校等等。说起来一句话的事,但对于某些人做起来其实面临困难很多。我觉得关键就是衡量自己的目标与能力,但认识自己说起来也不是轻松容易的事。
所定的目标不能遥不可及,当然也不能凑合着想那个文凭再说。要知道不是读了研究生就会比大学毕业找工作更好,有时候不过是我们把要面临的问题推后了而不是解决。所以保研也好,读研也好,还是那句话,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我自己的选择其实有点理想化了,我本来也是比较理想主义的。也有这么一个观点,要去摘你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的苹果,伸手可及的自然不需大费周章,太过远大的也只能留着仰望,经过努力得到的才会比较甜美。
所做的选择和考研前期准备其实是交织的,你需要去收集信息,了解关于学校关于专业关于就业前景以及自己的爱好等等。要重视这一环节,一个星期两个星期都不止,一个月两个月也不算长,了解的越多才能越清晰越明了,否则复习好久才又想转换可不是轻松的事。当然事情都很难料的,考研的政策也是一年一变,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要做到随机应变。
这个时期可能会有些彷徨,有些难以抉择,不妨多听听学长老师们的意见,当然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父母不是永远的依靠,自己的路要自己来走。
(三)复习
每个考研人都有自己的复习方法,好的方法当然要借鉴,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有没有考研即将考研的同学似乎都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当初我也是,用什么辅导书啊,每天保持多长时间学习啊等等。这些是很关键的,有些东西如果你没考过研是不会知道的,但当你身在其中时,你就会自然明白的。
知识是学会出来,学问是孤独的。可能有些人认为考研辛苦,望而却步,其实过程在我看来倒是蛮享受的。回想大学三年,你学了多少知识,有多少有实际应用的。学数学的我是觉得自己没学到什么,考前一个月或半个月突击,似乎都能过的,再加上大学的考试制度也并不怎么样严谨老师也很和善,对于读了十几年书的我们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虽然在期末考那段期间可能很玩心跳很刺激,只要过了期末谁还记得什么。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半年读的书上的自习可比三年下来加一起读的书还多。我认为这就是收获,不管你是否觉得背的政治还是做的数学题是否真的有用,这些知识都印在了我们脑海。虽然我痛恨应试的教育形式,可还是得承认,正是有了考试才激发了我们学习的效率和牢靠程度。
学习是个过程,分很多阶段,不是一遍就能搞得定的。我选择的是跨专业跨学校,所以好多东西开始学起来很新鲜很有趣,我很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所以学习来倒是很有乐趣的,觉得每天都学了好多东西,挺充实的。接下来就是做题了,巩固所学。这时你会发现好多东西你看着明白,但做起题来并不是那么回事的。等你做过题再看书的时候感觉就会大不一样。最后当你一遍一遍重复着的时候,当初乐趣失去了感觉好像每天都没什么进步,停步不前。这个时候其实很苦恼的,但也就是这个时候很关键,看谁能耐下心来。有学长告诉我,考研不比智力,比的是体力。我虽不完全认同,但至少是绝对需要耐心的一个过程。量变才能质变,当过了这个瓶颈,你就会有种拨开云雾的感觉。考研之前我最怕的就是自己的知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说了这么多虚的,可能有人觉得并不实际,那就来点实际的吧。我在这里不是作为什么经验来谈,毕竟我不一定是一个成功者,而且很大程度上会是一个失败者,只是我想把自己的经历做一下记录。
1. 关于数学,需要时间最多,但却是最没什么好说的。不管什么专业,即便学理工科,甚至数学专业的都要谦虚,不过也不至于害怕。大致都要这么个过程:(1)看一遍教材,配合一本全书(2)做题,李永乐的系列书籍一共四本吧,都做一遍,还有单科的一些。都认认真真的做过了也就没什么了。(3)模拟一下,掌握时间。 我的提醒就是你会发现做过一遍觉得自己会了,但过段时间又发现自己忘了,这个很苦恼,学了这个忘了那个,这不仅是数学存在的问题,其他科也有可能。所以好像一直在做题,开始觉得李永乐的一大本做下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觉得这个做完了还需要什么啊,其实不然。等我考完之后才发现原来做的题是那本书的好几倍了。所以我说考研事项工程,不知不觉中你已建起高楼大厦,看看考研人桌上的书就知道了,嘿嘿~
2.关于英语。我个人觉得英语这个东西有点需要天赋和基础,有些基础好的,不用怎么复习也可以成绩很好,但复习很多的成绩也有可能不会很理想。功夫在平时吧。个人觉得新东方的视频讲的很不错,概括的技巧也好经验也好挺实用的,我是很认真的听了看了。英语大家不能轻视,其实一张英语卷无非是阅读与作文,但大家不能小看,出题人完全是变着法的挖陷阱,如果你不懂得他们的出题原则,怎么做都不行的。由于我个人也没什么值得借鉴经验,都是人家总结好了我只是参照了而已。做了历年真题,也做了一个200篇阅读什么的,开始很不适应考研的阅读,感觉难度很大,但习惯了也就好了。引用新东方老师对于考研的阅读一个概括,模糊中求准确。当然,对于英语功底很深的同学,这些完全用不着的。
3 关于政治。其实我很喜欢这个科目的,很多新闻其实对于我们来讲是看不明白的,我之前一直很希望自己能有多了解一些事实而不只是当新闻弹出来的时候条件反射的移向娱乐版。但事实是,我真的不能理解。而当你有所了解了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些时事政治远比那些娱乐八卦来的有意思的多,了解来龙去脉之后你就会更加觉得一国的外交事件很有玄机的事情。虽然我们也只能浅尝辄止,也远比我们一无所知的强。当然,政治远比这些内容多,还有马哲之类的,学过之后对我们确实有启发。所以我说每一科目都会让我们长知识,每一科都应该重视起来。由于政治的特殊原因,好多复习用书是及时的,提前没得卖,时间过了也就没有用了,要一步步慢慢走。我用的觉得很好的书是风中劲草的书,看起来很方便。
4关于专业课。这个可是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各个学校的要求了,我想说的是,即便是跨学校跨学科也没什么好怕的,只要信息对等,努力就好。专业课占的分数比例很大,公共课大家有一样时,所以专业课就尤为关键,不要觉得本专业会有多大优势,或是非本专业有多大劣势,一切实在认为。
(四)考研几点事项
还没复习之前,其实我很抓狂的。报辅导班啊,收集各种信息啊,还要顾自己的本科课程。有几件事即将考研的人一定会问:
1 用不用报考研辅导班啊?
有人强烈反对,理由是我们完全有自学能力,去辅导班浪费时间浪费钱;有人觉得自己某方面比较弱,报个单科,比如政治(因为是理工科学生的弱项);还有人为了自己安心,全部都报。
客观来讲,考研的辅导班的老师个个都是名师,不管是经验还是知识,都比我们这些考研一族的学生强很多。有时他们一句话就能让我们茅塞顿开。但话说回来,学问经验是老师的,你是否有本事拿来是待定的,老师讲的快你是否能跟上,回去后的练习是否能做完。而且因为考研班的辅导课程有限,很有可能和你自己的复习计划不相匹配,造成有些人觉得辅导老师的讲课完全不起作用,听了之后也得自己学,还不如干脆就自己学。
我的答案是It depends.理由我以上都讲了
2.用不用出外租房子?
由于寝室里的同学可能志向不一样,在你复习时可能对你造成不好的影响,很多同学选择出去租房子,清净安心。也有人没有,可能是室友们比较体谅你,不怎么打扰你,而且在你学累的时候也可以找他们说说话也挺好的。所以我的答案也是it depends
考研不同高考,后者有老师精心的辅导,几乎是掰着饽饽说馅的感觉,而考研则一切由自己做主,不但要独立复习还要同时完成本科学业。 所以好多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没什么确定无疑的答案。但有几点建议倒是一定的:
1.找一到两个研友,独自一个人忍受其实很难熬
2.保证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之余要记得锻炼
3.养成规律,持之以恒
以上就是我经历了考研的之后的一些体会,无所谓经验,只想留给自己的纪念,当然如果能对其他人有所帮助也再好不过。要是能想起其他再继续补充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