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匿名
18918 13
2011-02-15
就我相对较为熟悉的管理学领域而言,国内好一点的杂志(主要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重要期刊中的工商管理类)的确比较喜欢刊登实证研究,也会刊登一些综述(对以往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的述评)。

为何规范研究不受欢迎?我觉得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是与西方相比,国内学者在规范研究或理论创新方面确实差距太远,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说的不客气一点,国内所谓的规范研究或理论研究,很多就是直接攫取西方学者的思想,或者是将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或其理论推导和假设)拿来拼凑一下(举一个例子: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机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7期),试问这种规范研究有何意义?
另外一点,相对于理论或规范研究,国内学者更有可能通过实证研究(特别是结合本土文化元素的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结果,获得一些突破,当然前提是研究过程认真规范、数据真实可靠。而且这类研究也更容易被国际所认可而发在国际较好的管理类期刊上。实证研究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是理论推导或者逻辑演绎的一些结论,虽然“说得通”,但现实却未必如此。这一点,认真做过实证研究的人应该深有体会。

最后想指出的是,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而非对立的。这一点我最近深有感触。我做的一项调查(OB方面的,加入了本土化的变量),结果分析出来之后一时不知道如何解释,但通过文献检索看了国外学者提出的一个理论,发现该理论刚好可以很好地解释我的研究结果。所以真正好的理论,可以帮助解释现实中的现象,而实证研究结果也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理论。遗憾的是,我国学者在理论创新或者说提出新理论方面,的确乏善可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15 11:22:21
你所说的情况也许是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但这并不等于期刊必须由现实情况来决定选稿方针,都拘泥于现状,国家还要不要改革和发展?
好比以前旧社会大家普遍迷信,难道那时出版物就不应该开新风之先,刊登科学文章以挽狂澜?照你的说法,期刊大可以说,我们只采用迷信文章,不采用科学文章,因为国内没有优秀的科学文章?!
再说,量少与量无都是相对而言的,少并不等于绝对没有,关键是创造条件,培育环境加以催生或者鼓励编辑特别留意发现和引导,如果一刀横切,赶尽杀绝,还指望能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11:31:23
我觉得是理论推导或者逻辑演绎的一些结论,虽然“说得通”,但现实却未必如此。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2327261

现实是检验真理和评判价值的唯一标准吗?与现实并不完全吻合的伟大科学规律多了去了,只能说明中国人太肤浅,只注重表面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11:34:32
再补充一点,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论文评审方法是存在根本上的区别的,如果把后者的评审原则盲目套用到前者头上,只能导致天大的学术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5 11:53:14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关系是“迷信”与“科学”的关系可以类比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3:26:51
从学术研究完整 与否的角度来看,当然可以用科学与迷信 来作比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