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邹晓徽,睿博商学院执行院长,首席知识架构师
本文由《睿博商学院》杂志记者采访并整理。
问:邹院长,关于医药经理人的学习目的您已经谈到很多。但目前在社会上总有一种说法:学位无用论。不知道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说法的?
答:首先,学习是一种信仰!学习对于我们现在的经理人、企业家来说非常重要。我所熟悉的几十位大医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人群中,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学历的人。而且他们大多的学历是在做企业的这么多年里获得的,为什么?很多人不解。不仅很多人不解,连我在一开始都不理解。后来和他们接触多了才知道,是他们身后无形的动力迫使他们不断地参加各种各样地学习。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不学习,企业就无法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奔腾”。医药行业政策瞬息万变,如果不及时学习了解,企业终将无法适应新的医药形势而落伍。有专家说,企业管理知识每5年就要更新一次。尽管经典的理论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这些知识在企业的适用范围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很多新的管理思维迫切需要跟随企业的变化而得到及时地补充。总之,这些学习是不断持续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不断在引进高学历的人才,他们快速地充实到管理的一线,如果作为企业的老板不去学习,我们甚至到最后无法去给他们提供工作上的指导,连决策可能都无法进行。利用工作之余,去学习管理知识,聆听大师们对于企业管理的一些观点、想法,对他们一定是有益的,而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又能获得一个高含金量的学位,这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啊!其次,学习还是一种习惯!如果我们今天能把学习当作习惯,我们的组织就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战斗力。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今天的社会这句话必须要倒过来说,只有学到老,我们才能活到老。
问:邹院长,那么从您的经验来看,作为医药企业的经理人该如何选择一个学位或非学位项目呢?
答:谢谢。目前导致很多经理人没有选择去上学不排除有个可能,就是面对社会上乱七八糟的研修班、学位班,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很多人因为不知道怎么选择而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想法。其实,这的确也是制约我们招生的很重要因素。我们先来谈谈我们国家的“文凭”、“学历”的概念。
我们通常说到的“文凭”一词,专指中国通常语境下的学历学位证书,也就是授予某人“技校”、“中专”、“大专”、“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士”、“硕士”、“博士”程度的“结业”、“毕业”和“学位”证书。在我国教育界通常的术语中,按照《教育法》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设立学校教育、颁发文凭的,称为“国民教育文凭”。除此以外的,就是“非国民教育文凭”。从《教育法》第八十二条和第八十三条可以知道,军事学校教育、宗教学校教育和涉外办学是在《教育法》外另立法规的。因此,《教育法》承认的、可以颁发文凭的“非国民教育”,允许有军事学校教育、宗教学校教育和涉外办学三种形式。除此之外,没有第四种“非国民”形式。
军事学校教育,由来已久,其文凭得到教育部的承认,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宗教学校教育,则较少人知道。中国五个宗教,都有自己的学校教育,颁发各级文凭。如位于南京市的金陵协和神学院,是中国基督教新教的最高学府,其四年制本科毕业生会被授予神学学士学位,而三年制研究科毕业生则被授予神学硕士学位。宗教学校举办教育、颁发文凭,是须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的,教育部完全不问不管。由于宗教学校培养的是宗教教职人员,所以其文凭只在自己的宗教组织内被承认。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很难想象,一个持有道学院宫观管理专业大专毕业证书的道士,会去报考报关员资格。至于涉外办学的事务,则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理。
对于党校学历,中央曾专门发了一个文件,《关于中央党校培训对象问题的请示报告》(中发[1985]24号):“对于党校的学历问题,大家很关心,需要作一说明。目前党校系统不少学校办大专班、中专班来解决学员的大专或中专的学历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权宜措施。实事求是地说,党校学历的内涵显然不同于一般大学、中学或大专、中专的学历,它是一种包含有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文化和业务知识、党性锻炼、组织工作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各级党校的学历,与一般国民教育体系中各级学校的学历相比,有着更丰富的内容,理应有更高的质量要求。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应当承认,现在各级党校的教学水平事实上尚未完全达到应有的高水平,但是,通过进行党校正规化建设的努力,是可以逐步达到这一目标的。党校教育正规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就是要不断提高党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水平,从而使今后党校学历所反映的实际水平,日益接近党校理应达到的较高质量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沿着不断提高质量的方向前进,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党校学历问题,并使党校学历能够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实行教育正规化以后的党校学历,要实事求是,切实保证党校教育的应有质量,以取信于社会。”
请原谅我耗费了这么大的精力来引用文件原文。所有讨论党校问题的朋友们,请细细品味这一段话里面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首先,他高屋建瓴,认为党校学历与国民教育学历相比,有更高的质量要求。然后,转了个一百八十度,承认党校的教学水平事实上尚未达到水平。党校的方向,就是努力达到应有的水平,“并使党校学历能够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使党校学历能够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也就是说,党校学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您细想一下,是否承认一张文凭,其主语是谁?答曰: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决定一张文凭是否有效的最终裁决者,因为用人单位决定了一个人“用”还是“不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类文凭是否被承认,只是个别的用人单位内部的人力管理事项,而不是“**”或者“社会”应该管的事情……可是,先慢着!**是由它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组成的,因此**本身也是一个用人单位!**也是“承认文凭”的主语!更何况,现代社会有类似律师、医师之类需要**管理的专门性极强的职业,从事这些职业也有文凭的要求。这样下来,**就是判断文凭效力的最权威主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