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2-20 21:30:08
目前看来应该是最猛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0 22:40:02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垄断价格“。认真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为了财政收入,控制着土地,控制着地产行业最主要的资源,价格间接被**操纵着。只要是有市场,供需定律总是起作用的。只是**的这只手有时起到了扭曲的作用,越是插手,市场越是不正常,就必须更插手。一错再错,不知根本,日积月累,总有一天**的手插了也没用的时候,就要崩盘了。除非,**先觉了,把市场换了,不再搞市场经济,甚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接计划了,那就没这回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09:26:14
过去土地拴住人,现在房子拴住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16:30:45
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政策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调控房价应该还是有很多其他的选择的,难道不能选那些副作用少一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18:40:35
京十五条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也许短时间内见效明显,但其后果应当包括负效应在内的误杀情况。中国现在太缺少发展时间了。更缺少科学发展的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22:17:41
支持! 十五条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入手,最大可能地照顾了公平。北京的房地产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事,这是由体制造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22:26:09
**通过土地买卖吵起来的房价,不管怎样做都是让老百姓买单啊!!!
房价理应降低,还是放宽市场吧,**不要垄断市场就好多了啊,让市场自己调节呗,不过现在是需要**干预的,不然市场会在房地产方面混乱的。强烈建议**在别的关乎民生的方面放宽,让市场自由竞争,确保老百姓能够获得利益,让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能够真正得到实惠。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靠亿万万老百姓牺牲自己的利益发展起来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12:51:36
所谓房地产调控就是自己调控自己,力度遭遇质疑!效果止于表面,人民依然长期承受高物价、高房价[email=...........@!!...........@!![b[/email]] 10# O(∩_∩)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15:56:32
newfei188 发表于 2011-2-18 10:04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穷人?
这才是真理!
不论多少条,最终被框框条条的总是没钱人,政策对于有钱人来说从来就是不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16:33:14
接连出台利空打压房地产,如果泡沫破裂,对实体经济的打击将会不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18:57:47
个人认为,运用这样的行政手段所能起到的效果恐怕是微乎其微的。
去年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楼市,但是截止到目前,又还有多少企业尚未推出。而且,这些企业拥有的资金、所占的市场份额在整个央企所占楼市的资金和份额中的比例是不大的。
另外,从“京十五条”中可以看出,对于外地户口的购房人监控的严格。这会让很多有购房需求的人另辟途径去取得北京市户口。这就又有可能引发一些相关利益者的博弈。
而且,国家每次出台“国某某条”都是号称史上最严厉,但是有哪一次房价真正下跌了?
限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像计划经济永远不可能使经济提速。房价的畸形根本就是用政|治问题,政|府是高房价的最受益者。因为每次的土地出让金是政|府收入的最大来源。通过限制购买这一手段解决不了中国人的住房问题,反而还会产生其它新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20:20:47
情况一:缺乏保障——攒钱——投资——炒房
情况二:资产增值——投资——冒得门路,不得其法——炒房

应疏导,而非扼制

针对情况一:解决社保、医保、教育问题
针对情况二:扩大投资渠道,强调公平参与,给予普通人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2 20:46:37
猛不猛主要看房价是否回归到正常价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3 12:09:40
限购是抑制了需求,但要看清抑制的是什么需求,是投机的需求,好。北京为什么最严,北京是一片热土,遏制炒房更迫切而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3 13:21:31
不猛不解渴!何来过猛之说?
说用力过猛,首先得弄清楚怎 样才算过猛。中央一贯的意思是要稳定房价,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北京的问题是基本没有稳定过,近十年来除了奥运年停滞了一段时间,房价是涨了又涨直到09和10年翻着番的飙涨,肯定是不健康了。
相对于以往的调控措施,这次的京十五条应该算是给力的,第二天成交量就大跌8成,是剂猛药,而之前的根本就不给力,甚至是副作用,越调越涨。
措施不得力,无关痛痒甚至加剧房价上涨,就会说**在助推房价;这回措施发力了,也见到实效了,难道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吗,怎么能算是过猛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