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395 104
2011-02-18
事件背景:
  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2011年02月16日,北京正式公布了关于贯彻“国八条”的通知,即“京十五条”。其中第十条规定:  “

  自本通知发布次日起,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下同)、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
正方观点代表:
  李稻葵(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限购令)其效果应该会比较快的显现。相比之下,以前的政策太业余了。看来这次是“发了点狠”。北京地产非常可能出现比较长的有价无市的相持期,因为开发商不差钱,不见得愿意降价。”
  李稻葵认为,京十五条方向正确,抓住了投资需求的七寸,但是力度太猛,5年的要求过高,让很多人看不到希望,房价稳定后应回调。


反方观点代表:
  王冉(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这种**直接硬性扭曲需求的行为是准计划经济的复活。在所有调控市场的手段中,限价是最坏的、也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使用的手段;比限价还要坏的只有一个,就是限购。我们这次把比最坏还坏的都用上了。如果这也是方向正确,除非我们是身在南极心向北极。”


  经济学界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该不该用行政手段干预房地产市场价格。李稻葵认为,行政干涉的理由是“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都有房地产泡沫的影子。所有在房地产方面发展平稳的国家,从新加坡到德国,都有其非常独特的做法,都不是照搬教条。最忌讳的就是简单套用经典自由市场理念。”但同时他一直强调“京15条过猛了“。


  调控地产为什么不采用货币政策手段?李稻葵的观点是:”货币政策是影响全经济的,不能地产发烧,全经济吃药,而且这样热钱可能会加速进来。


  任志强用四个问号表达了地产商的不满:咋老干些自己有错让别人承担的事啊?自己的土地供给政策出错,非怪消费者买房买多了?本要提高城市化率,却又怪无户籍人口进城买房?本来城市化就是将非城籍人口变成城籍人口的过程。北京奥运之后就不再欢迎“你”了?


  ”京十五条“政策虽不会被其他地区完全复制,但其政策思维很容易为其他地方**所借鉴。作为一个普通的购房者或者旁观者,你是怎么看待这次调控政策的?说出你的观点,本贴将对优秀观点做出100~300论坛币奖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18 10:00:23
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乱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10:00:43
支持强哥  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10:04:05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穷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10:11:02
强哥牛B啊,供给不放开再调控有个毛用,调控太狠开发商要是把钱投到股市估计股市这几年就又该大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10:14:03
关于的评论很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